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4部分

隨即他立即將“拉洛科尼亞”軍團的其餘大隊火速壓了上去,並且要求代理指揮的首席百夫長,次日早晨就發動總攻,將這群烏合之眾給趕回奧利庫姆去,“而我自己,則要帶著‘潘神’軍團,再去拔除伊利里亞行省,凱撒僅剩的一個據點城市薩羅那。”

近夜時分,馬其頓行省的第一軍團所有大隊,再次冒著漸漸升起的霧氣,沿著街道急速推進著,這裡的部隊和龐培的西班牙行省類似。也都是一等一的精銳。即便在大霧裡。也沒有一個人一匹馬掉隊迷路,甚至佇列依舊不亂,所有人還是按照操典規則一絲不苟地行軍。等到晨曦初現,他們就像水時計一樣精準地抵達了那座無名山坡,隨即帶隊的軍官向還在那兒堅守陣地的首席百夫長帶來了將軍的口令,對方就回答,“可以組建攻擊隊形,但是要等到霧散後再直接行動。因為從這幾天的經驗來看,霧應該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首席百夫長說的很對,甚至今日的霧要比前兩日還要脆弱點,但是當兩翼的輕裝步兵開始朝對面的山坡移動時,卻發覺李必達的軍隊,只剩下山的背面,還有一些騎兵在那兒,望著己方密密麻麻的佇列,大聲嘲笑番,便十分輕鬆靈活地轉向山背後。消失不見了——這對一直生活在裡海與高加索山脈間的馬蒂亞人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原來。昨夜李必達全軍乘著霧起的掩護,全員悄然靜默行軍,在可靠嚮導的掩護下,從對方的眼皮底下,順著狹窄的河谷,朝薩羅那城轉移了。

現在李必達已經等不及後繼來奧利庫姆的援軍了,他必須要靠這四千人全力穩住陣線,如果不這樣的話,萊利阿斯的兩個軍團就不會被牽制住,他便可以迅速控制住伊利里亞,和色雷斯國王柯蒂斯(他是龐培忠實的僕從),及兵源大省馬其頓連成一線,隨即再組合起強大的北線軍隊,一起壓迫登陸的凱撒,而與優裕休整完好的龐培軍不同,凱撒帶過來的幾個軍團,全部都是不足額的,並且傷病極多,在先前的征戰裡遭到極大的消耗,一旦正面決戰的話,根本不會是蓋比努斯等人的敵手。

幸運的是,由於及時轉移,李必達比萊利阿斯(他在伊薩城的整頓耽擱了些許時間)早了一整天,抵達同樣瀕海的薩羅那城,這也是整個伊利里亞最後個擁有完整城防的殖民城市,所幸的是這座城市的長老會與市政官,是極度親凱撒的,因凱撒在高盧戰爭時期,向此地輸送了大量近於免費的戰爭奴隸,用於金礦的開採,給城市帶來了豐厚利潤與極大繁榮,所以他們早就發誓,成為凱撒的“克里恩”,就像許多西班牙和希臘城市對龐培的誓言一樣。

當判明李必達的所屬與番號後,薩羅那市民萬分熱烈而短促地將他與四千名部下迎接進來,但李必達無暇與市民聯歡,他很急切地找到市政官,要求全權接手這座城市的防務,“因為就在明日,萊利阿斯就會帶著一整個武裝精銳的軍團,來攻擊它,甚至還會動員大批的蠻族,包括色雷斯國王,也可能會派出軍隊來圍攻我們。”

薩羅那市政官被嚇得面無人色,當即答允了,李必達接著帶著衛隊火速繞著城市一圈,他發覺薩羅那的城市天然地利是十分優越的,坐落在靠海的平臺山崖上,西部和北部都是山崖,下面則是曲折的海岸,不管是敵人的步兵還是船隊,都無法接近,東南部雖然有路可通,但是卻被一座小山牢牢控制著,只有東部的正面,是塊可供攻擊部隊展開的平野之地。

“那座山叫做拉丁山,因為我們的市民會在拉丁節登上這山,舉辦祭典與遊行,所以就有了這個名字。”市政官是如此告訴李必達的。

“那這座叫拉丁的小山,就是取得防禦戰勝利的關鍵所在,隨後李必達即刻把十六軍團的首席大隊擺了上去,並且配備了三門騎兵砲,開始沿著薩羅那市民祭典所用的村落與小廣場,構築環形工事,接著他又請求所有薩羅那的男丁和他們的奴隸,沿著小山與城牆,再修築道往外的半牆,上面同樣設定警衛、木塔和棒投器,這樣城中的守軍,便可以在這道半牆的掩護下,隨時增援拉丁山。

最後,李必達詢問市政官,這個城市儲備的糧食有多少,答案因為市民將周邊的集鎮和礦山都廢棄燒燬,堅壁清野來守城,所以糧食的消耗量會極度增加,大約滿打滿算,只能堅持七到十天。

“好吧,看來只能派出使節人員,騎快馬去奧利庫姆城,請求他們使用小船,沿著海岸,偷偷朝薩羅那供應糧食了。”李必達對薩博囑咐道。

但是到了該日的黃昏時分,薩博派出的使節出去了六人,只回來了兩人,他們氣急敗壞地告訴李必達,“我們靠近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