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他以東北三省為基礎的新國家。
看似無甚相關的問題,其實卻深有含義。
一但李默成為了夏威夷國王,那麼新華政務院永遠都是一個島國政府,東北三省和呂宋只能是殖民地而不是領土,因為各國對夏威夷王國控制的領土範圍很明確。
這個建議顯然不能接受,唐紹儀果斷的退出了談判,回答也很簡單,表示暫不接受日本的投降,不能開放除九州島之外的海域,並且不排除結束談判,由新華政務院單獨與日本展開談判的可能。
在得知了唐紹儀暫時退出了談判後,陳平下令海軍和空軍無限制炮擊日本沿海城市,同時下令駐紮於北海道的陸戰隊二團,做好準備登陸四國島的準備。
三天後,太平洋艦隊四艘重巡和四艘輕巡,再次集中炮轟了東京,同時薛慕華也集中了十二艘飛艇,從伊豆群島出發,轟炸了位於東京的日本王宮附近的居民區。
訊息傳來,伊藤博文首先坐不住了。
很明顯,李默這是在告訴日本,他現在有能力直接摧毀日本王宮,在依然沒有任何反制措施的情況下,如果任由飛艇在日本國內竄來竄去,別說日本象徵的王宮不保,恐怕等不到調停結束,國內國內就要先崩潰了,所以他立即放棄了再次依靠英美為後援的想法,主動與唐紹儀舉行了單邊談判。
日本和李默單獨會談的訊息傳到英美德三國耳朵裡,顯然讓他們非常不滿,德國率先作出承認,表示支援李默建國,之所以德國會改變態度,因為他們很清楚,如果太平洋軍不再提供後勤等支援,選擇與日本媾和,那麼漫長的補給線將無法確保德國在日本站穩腳跟。
而美國同樣耗不下去,西班牙購買的四艘巡洋艦雖然最終因為補給等問題,選擇了走蘇伊士運河先回大西洋,但美國面臨的壓力一樣不小。
陸軍在古巴島的登陸並不穩固,一旦西班牙三支艦隊會合,恐怕整個東海岸都會被炸爛,所以也沒有精力和能力來和李默競爭日本,只希望能維持美國在這裡的利益,確保美國的貸款能收回,所以也選擇了答應李默的要求,並在承認檔案上籤下了字。
美德的同時轉變,讓英國成了獨木舟,很顯然一旦三家都進入了日本,英國將徹底失去進入的機會,當然,和龐大的殖民地相比,日本對英國並不重要,但如果眼看著日本被瓜分自己卻置之事外,無疑對大英帝國的世界領導者地位是一種挑戰。
如果英國不插手日本,那麼就會被別人認為已經虛弱,會鼓舞那些企圖挑戰英國霸主地位的國家,法國德國恐怕會立即撲向非洲
再和國內協商後,金伯雷在其實已經無法阻止李默建國的情況下,在同意建國後承認的檔案上籤下了名字。當檔案被送到李默手裡後,他立即下令政務院全面開始籌備建國事宜。
解決了先決條件後,看似一下子順利了很多,李默果然放棄了管轄日本本島的權利,只提出了四國島管轄權,而將最大的本島讓給了英美兩國,並提出要求由太平洋艦隊保護浦賀水道,防止有人破壞。
這個要求沒有得到反對,因為美國此刻無力派軍艦來,而德國需要先消化九州島,英國也不希望逼得李默徹底倒向德國。
談判看似順利後不久,另一個爭議就出現了。
那就是日本生絲的出口權
生絲出口,是日本唯一可以保證的財政來源,每年出口額不少於一百萬英鎊,這塊蛋糕顯然被所有人都盯上了
美國立即以日本尚欠大量美國債務為由,提出由美國控制生絲出口,但德國又怎麼會把這麼大塊蛋糕讓出去,立即表示德國也必須得到其中的百分之三十,英國也希望分杯羹,倒是李默卻沒有插手生絲行業,因為他重視的不是眼前的既得利益,而是徹底的搬開這塊堵在門口的墊腳石,讓他能在十幾年後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最終競賽中
伊藤博文坐在旁邊度日如年,談判桌上的錙銖必較只能說明,這場由美英介入的調停談判,正在讓日本徹底淪為別人的玩具,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將連主權也無法保證。
可是此刻日本連討價的餘地都沒有,國內已經是餓殍滿道,很多城市遭遇炮擊被毀後,大量無家可歸的人擠滿了街道,東京更是瓦礫成堆,死屍遍野,士兵們也已經開始不滿,各處都湧現出了暴*的跡象,國內矛盾一觸即發。
所以天皇也知道,無論如何戰爭都不能繼續下去了,因為日本其實已經回到幕府時代,寧願委曲求全被外國暫時瓜分,也必須儘快穩定國內。
在他心焦如焚的等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