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部分

當晚,天王把各王和主要戰將召來,商討對策。翼王石達開站起身來,首先說道:“據我所知,桂林城中,倉庫空虛,糧草匱乏。即使奪取此城,對我軍也無有益處。何況清妖捨命堅守,又有張嘉祥之勇,向榮之謀,是很難攻克的。不如棄城北上,改攻全州。”南王馮雲山道:“石兄弟所言極是。方才我查對了一下,我軍能戰者,只有六千三百多名了。餘者皆老幼病傷,婦女兒童。從今日的戰鬥來看,向榮已做了充分準備,短時期內很難如願。不如儲存兵力,改攻全州,殺奔湖南。”黃文金插話說:“方才得到軍報,清妖頭賽尚阿屯兵陽朔,正命各路人馬馳援桂林。前有堅城難下,後有妖兵掣時,腹背受敵,將對我十分不利。”

楊秀清低著頭,傾聽著眾人發言,心裡很不是滋味。攻打桂林的計劃,是他一手製訂的。現在形勢是:攻取困難,退走可惜,勢如騎虎,進退兩難,後悔沒聽南王之諫。

洪秀全見無人說話,這才說道:“各位兄弟說得很對。攻打桂林是我們失誤之處。我以為能攻則攻,不能攻就趕快撤走,以免空費時日。”“那就改攻全州吧。何必這麼費舌頭!”說話的是洪仁發。他是個急性子,早就不耐煩了。

這時,眾人把目光投到楊秀清臉上,等待他決定。只見楊秀清站起來,揹著手來回走了幾圈兒,一句話也不說。把洪仁發急得夠俄,忙轉臉向洪秀全:“天王,你們倒是快拿主意呀!”

東王楊秀清像捱了一巴掌,說道:“我同意各位弟兄的看法,撤桂林之圍,改攻全州。不過,不能就這樣撤走,明日還照舊攻城。到了晚間再突然撤走。來個神龍見首不見尾,讓清妖摸不清我們的去向。”當時,在太平軍裡,都以東王的話為準則。所以,他這麼一說,事情就算決定了。

到了第二天,韋昌輝率領太平軍佯攻桂林。為怕清兵識破,連婦女兒童都參戰了。陳玉成率領童子軍在左,蘇三娘率領女軍在右,猛攻文昌門。正如《獨秀峰題壁詩》所述:

疑陣縱橫參婦女,

戰聲遠近雜兒童。

清軍見了,無不膽寒,拼命防守。戰到黃昏,槍炮聲、喊殺聲仍然沒斷。太平軍前面繼續打著,後面悄悄撤退。夜幕降臨時,太平軍的大隊人馬已經撤回象鼻山。定更時分,東王一聲令下,拔寨起營,向全州進發。

一八五二年五月二十二日,羅大綱部攻陷興安縣。清知縣馬重善自殺,守備劉元禮戰死。太平軍在這裡稍事休息,繼續引兵東進。

五月二十四日,羅大綱部突然出現在全州城下。知府何貴、副將金乃忠登城死守。勝負未分。

六月三日,楊秀清派出掘子軍,把全州西城挖穿,送進大批火藥。天崩地裂一聲,把城牆轟倒,太平軍像潮水般衝進城內。俘虜了知府何貴和副將金乃忠,當即處死。

天王兵進全州後,張榜安民,宣傳天國政策;開倉放糧,賑濟當地平民。太平軍備足了給養,補充了器械。於六月五日,棄城東進,殺奔湖南永州。

且說南王馮雲山。他奉東王命,率本部人馬為先鋒,在前邊開道。於六月十日,來到蓑衣渡口。這個地方在全州之北十五里處,仍屬全州管轄,乃水陸樞紐。越過此地,再向東去五十里,就屬湖南道州邊界了。

馮雲山在李開芳、林鳳祥眾將陪同下,策馬來到蓑衣渡口。但見一條大江攔住去路,水流湍急,浪花飛濺,波濤洶湧,聲如牛吼,打著漩兒向東南奔騰。再看對岸,都是懸崖峭壁,四周山巒疊蟑,連亙南北,叢林茂密,大樹參天。南王想:對岸峭壁,難以攀登;茂密叢林,易藏伏兵。看來,此河難以透過。不覺皺起雙眉。略停片刻,回頭命林鳳祥:“派人把本地土人找來問話!”

不久,一名太平軍帶來一個土人。這人五十來歲,是生長在這一帶的山民,名叫阿牛。馮雲山賞給他五兩銀子,叫他把這裡的情況講一講。阿牛說,這條大江叫湘江,從這裡一直流到湖南。到底有多長,通到什麼地方?就不知道了。阿牛說,這裡水深流急,誰也不敢在此透過。蓑衣渡的真正渡口在北邊的水塘灣,離這裡三里遠。馮雲山請他帶路,阿牛滿口答應。時間不大,阿牛把馮雲山等領到水塘灣,手指湘江說:“湘江在這裡拐了個大彎兒,水流緩慢,容易透過,來往行人都走這地方。”馮雲山仔細一看:阿牛說得果真不假,水勢平靜,無漩無浪。再看對岸:山勢傾斜,有一道山口可通往來。馮雲山手指對岸的山口問阿牛:“那是什麼地方?”阿牛道:“那個山口名叫風門坳,是通往湖南的交通要道。”馮雲山聽了大喜,命人把阿牛送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