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態度來看,證實了孫綱的判斷,慈禧太后還是挺支援變法的。
光緒皇帝請示的許多事情都得到了她的同意,其實,早在6月11日,光緒皇帝已經頒佈了“明定國是”詔書,開始明確宣佈變法開始了。
(二百二十一)一封家書
可這變法內容的第一條,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中國的“維新派”們燒的“頭一把火”,是要整個“燒掉”八股科舉取士的千年舊制,興辦新式學堂來代替。
中國人獨創的科舉制度已經在中國實行了整整近一千二百多年,現在冷不丁一下子“取締”,造成的震動可想而知。
科舉制度發明於隋唐,原來目的是為政府從民間提拔人才。相對於世襲、舉薦等選才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科舉制度對中國以至東亞和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隋唐以後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舉的影響。
科舉制度其實對西方也有較大的影響,十八世紀時的歐洲啟蒙運動中,不少英國和法國的思想家都很推崇中國這種公平和公正的制度。
某種程度上講,後世的“高考”裡,其實仍有科舉的影子在裡面。故此,有人稱科舉是中華文明的“第五大發明”。
但中國從明代開始以後,科舉的考試內容逐漸陷入了僵化,因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加上八股文的盛行,使考生的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都被大大地限制了。大部分人以透過科舉考試為讀書的唯一目的,讀書變成只為做官,光宗耀祖的“敲門磚”。從另外一方面來講,科舉制度亦限制了人才的出路。到了清代,這種情況更是變本加厲。從無論在文學創作、或各式科學技術方面有傑出成就的名家,卻大多數都失意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