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導而進;如是司郎官,則有一名皂隸導引,只作遏聲。清前因居士詠此官派雲:“京官體統亦尊榮,輿從臨衙皂隸迎。分引諸司惟有遏,堂官對導共揚聲。”
三、住宅要講官派,表現之一是講求宅第宏敞氣派。如李慈銘在經濟拮据的情況下仍願出高價租賃宏敞的大宅。同治十三年(1874年)起,他租居位於北京保安寺街的故閩浙總督季文昌的舊邸,其邸有屋二十餘楹,有軒有圃,花木蔥鬱,氣派闊綽。當時他的年收入是一百二十三兩銀子,而房租就達四十八兩。表現之二是在宅門上貼上可以顯示官派官威的“封條”。北京宣南一帶官宅多貼有標有官銜和禁人“喧譁”字樣的“封條”,以壯觀瞻,以示榮耀,以警行人。有兩首竹枝詞是詠封條上標有官銜的:“陸海官居各表之,銜條比戶貼參差。長班領客無須問,但到門前便得知。”(《日下新謳》)注云:“京城內外有職者,於所居臨街大門之上,各貼官銜封條。”“居官流寓仕京朝,門示頭銜壁上標。待得春秋親校士,紅箋添並兩封條。”(《燕京雜詠》)注云:“官宅禁示閒人。”紅條書主考官姓名、職務,“貼大門以示榮”。又有兩首竹枝詞詠貼封條禁人喧譁。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