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詩經》說,“天命多麼深遠啊,永遠無窮無盡!”這大概就是說的天之所以為天的原因吧。“多麼顯赫光明啊,文王的品德純真無二!”這大概就是說的文王之所以被稱為“文”王的原因吧。純真也是沒有止息的。

【讀解】

“生命不息,衝鋒不止。”這是軍人的風範。

生命不息,真誠不已。這是懦學修身的要求。不僅不已,而且還要顯露發揚出來,達到悠遠長久、廣博深厚、高大光明,從而承載萬物,覆蓋萬物,生成萬物。而這正是天地的法則,說穿了,還是由真誠的追求而達到與天地並列為三的終極目的。這使人想到詩人屈原在《桔頌》裡的詠歎:“秉德無私,參天地兮!”實質上足一種巨人哲學,一種英雄主義追求。

這種哲學,這種追求在過去的時代裡一直是天經地義,不容置疑的止統。直到現代主義興起,市場經濟發達,一種”非英雄化”、“非英雄主義”的思潮出現,這種哲學,這種追求才受到挑戰。

“參天地”的巨人是做不了了,不朽的英雄也難當了,但是否真誠的追求也不要了呢? 這倒是擺衣我們這個過渡的時代的一個嚴峻問題了。

有人說:“無奸不商。”這當然是與“誠”相悖逆的選擇。

而你又作何回答,作何選擇呢?

………………………………………………

明哲保身,進退自如

【原文】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1)!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2)大哉!禮儀(3)三百,威儀(4)三千。待其人(5)而後行。故曰苟不至德(6),至道不凝焉(7)。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8),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9)。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10)。《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11)其此之謂與?

【註釋】

(1)洋洋:盛大,浩翰無邊。(2)優憂:充足有餘,(3)禮儀:古代禮節的主要規則,又稱經禮。(4)威儀:古代典禮中的動作規範及待人接物的禮節,又稱曲禮。(5)其人:指聖人。(6)苟不至德:如果沒有極高的德行。苟,如果。(7)凝聚,引申為成功。(8)問學:詢問,學習。(9)倍:通”背”,背棄,背叛。(10)容:容身,指保全自己。(11)“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引自《詩經·人雅。烝民》,哲,智慧,指通達事理。

【譯文】

偉大啊,聖人的道!浩瀚無邊,生養萬物,與天一樣崇高;充足有餘,禮儀三百條,威儀三千條。這些都有侍於聖人來實行。所以說,如果沒有極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極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養而追求知識學問;達到廣博境界而又鑽研精微之處;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溫習已有的知識從而獲得新知識;誠心誠意地崇奉禮節。所以身居高位不驕傲,身居低位不自棄,國家政治清明時,他的言論足以振興國家;國家政治黑暗時,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詩經》說:“既明智又通達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吧?

【讀解】

這一章在繼續盛讚聖人之道的基礎上,提出了兩個層次的重要問題。

首先是修養德行以適應聖人之道的問題。因為沒有極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極高的道,所以君於應該“尊崇道德修養而追求知識學問;達到廣博境界而又鑽研精微之處;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溫習已有的知識從而獲得新知識;誠心誠意地崇奉禮節。”朱熹認為,這五句“大小相資,首尾相應”,最得聖賢精神,要求學者盡心盡意研習。其實,五句所論不外乎尊崇道德修養和追求知識學問這兩個方面,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也就是“德育”和“智育”的問題,“又紅又專”的問題。我們今天實施的教育方針,也不外乎是在這兩方面之外加上“體育”一項。其性質內涵自然有本質的不同,但其入手的途徑卻是相通的。

有了德、智兩方面的修養,是不是就可以通行無阻地實現聖人之道了呢?問題當然不是如此簡單。修養是主觀方面的準備,而實現聖人之道還有賴於客觀現實方面的條件。客觀現實條件具備當然就可以大行其道,客觀現實條件不具備又應該怎樣做呢?這就需要“居上下驕,為下不倍”,身居高位不驕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氣概。至於“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的態度,則是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