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南京,再加上又是公主府的供奉,這等傳聞說出來,總會讓人有些信服的,正好,她本來就要建議自家七祖母,今年的徽州墨坊這邊不防再增加幾個工房的,多制些墨出來。
如此,海禁一開,徽墨也是暢銷商品。有著開禁這個由頭,想來自家七祖母也是個敢賭的,說起來不管是桐油還是墨都是能儲存的貨,因此就算不開禁 ,損失也不會太大,當然,造成資金積壓再所難免,但不會致命。
“嗯,開禁的呼聲近年來是越來越高了,海禁且不說,便是蒙古俺答汗那邊,每年鬧事,也是在逼著朝廷開邊貿。”這時,一邊的姚千山沉著臉道。
貞娘聽著春花大姑父這話,倒是想起了,應該是隆慶後幾年,似乎還真跟蒙古韃靼部這邊達成封貢互市,開了邊境地區的貿易互市。
不過,這些貞娘管不著,只是姚千山這般一說,那這傳言就更有信服力了。
“嗯,那就靜觀其變,總歸多做點準備是不錯的。”李老夫人倒是很乾脆的道。馬上下來的春季,李墨要擴大生產了。
本來嘛,貞娘拿到公主府的生辰墨,李老夫人就有這個打算的,但若是開禁,就得更增加幾間工房,也要多招些人了。別說,自松瘟以來,徽州好些個小墨坊都關閉了,這熟練工倒是好招。
“那妹子,反正桐油現在價低,除了秦爺那邊的貨,其他的便拿在手上,另外我再想法子籌點資金,到時,備著價低的時候收貨。”這時李大郎也道。經商這幾年了,這商業的道道李大郎也摸著一點,有時候就是要搏的,機會稍縱即逝。
“嗯,大哥也不必強求,盡力而為就行,李家有那一大片的桐油樹,再加上大哥的油坊,等到桐油價上漲時,就算是不收購,本身也是有一大筆好賺的。”貞娘笑嘻嘻的道。
“嗯。我曉得了,妹子放心。”李大郎點點頭。
如今,新一年的李家的發展就有了一個基調。
感謝sing521,wistarialan的粉紅票,朱老咪的平安符。謝謝支援!!!
第一百四十七章 孫家的打算
努力發展墨業,並多賺錢,為爭取明年的貢墨權打下基礎,這就是貞娘今年要做的。
到得隆慶二年,田家三年的貢墨期便滿了,到時,朝廷又要重新選貢墨商,當然了,一般來說,田家繼任機會比較大,但李家畢竟不是沒有一搏的能力的,如今,李氏墨坊的拳頭產品,李家的十萬杵等祖傳老墨方,再加上貞娘前年弄出來的再和墨,還有超漆墨,再另上這回弄出來的古渝麋墨,如此大類,再加上下面的各個小品種,未必拼不過田家。
而當然,要想拿下貢墨,還必須有雄厚的資金,說實話,大明朝現在缺錢哪,別的不說,就說田家這些年來賺了不少了,再加上他們本身是木材商人起家,資金算是雄厚的,可去年,卻因為一場墨汁事件造成資金困難,當然,一方面是因為田榮華要在田大到來前儘量彌補過失,因此沒跟家裡開口要錢,可就算這樣,其實也表明了田家資金並不太寬裕,南京這麼個大墨莊,怎麼著應急資金也不能少的吧。
可田家現在的情形是,錢雖然賺了不少,可貢墨那裡有一個大坑要填呢,朝廷各種拖賬,墨務司各種卡拿要等,這一直是大明朝廷中後期的頑疾。田家的資金都被拖在裡面。
而如果李家要爭貢墨,那麼這一點自也是要考慮到的,貢墨就是一把雙刃劍,其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優點自是名聲,生意什麼的全來了。
而缺點就是朝廷的拖賬以及各種卡拿要的。若沒有雄厚的資金。一時怕是抗不住。
但貢墨卻又不能不爭。任何一個制墨世家,無不奔著這個而去,就好象大多數的讀書人,無不奔著當官而去一樣,這是一種情結。
貢墨,御墨,墨務官,李氏要重現李墨輝煌這三者是繞不過去的坎。因為這些都曾是李氏祖上的榮光,而今李氏後輩只不過正在追尋著祖上的腳步前行。
於是,李家的基調定好,貞娘就要起程回南京了。
只是才正在家裡準備行禮時,喜哥兒一溜小跑的回來說是,李老夫人病倒了。許是昨天家裡太熱鬧了,又或者是老夫人太興奮了,總之,昨天晚上,老夫人就突然發高燒。請了大夫來看,說是中了風寒。人如今都有些迷迷糊糊的了。
這一下,貞娘心不定了,別看李老夫人如今在家裡養著不管生意了,可她卻是李家的定海神針,李家如今正是發展的時機,若是沒了她撐著,那還是會如前年的情形一樣,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