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接到23集團軍已經開始攻擊廣德電報的劉家輝立即抓住時機,率部從廣德以東跳出了包圍圈。進至浙北的一處山區休整待命。至於正在集中全部炮彈和一切機動兵力正半真半假的猛攻廣德的23集團軍在接到劉家輝剛透過公路就發來的可以撤退的電報後,迅速的全軍向後轉,一溜煙的撤回原出發地去了。等冢田攻少將帶著增援部隊累死累活的趕到廣德後,除了一地彈坑和幾個未爆炸的川軍特有的馬尾手榴彈之外連一個人影也沒見到。至此日軍調動兩個聯隊又兩個大隊的圍剿行動,在第4師團幫倒忙的情況下徹底失敗了。松井石根雖然憤怒但卻有沒有一點辦法。只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在兩天後帶著一些同樣被調回國的將領灰溜溜的在南京下關上船回日本了。有了谷壽夫前車之鑑的他現在無論如何不敢走陸路了。

………【外篇】………

最近總是在網上看到一些關於**和共軍誰是抗戰主力的爭論。其實我有些感覺到這些爭論有些無聊。有些人認為**一打就退。並且一退再退丟掉的大半個中國,另一些人認為共軍是出工不出力。只是趁著日軍攻打**時只是埋頭髮展自己的實力,以便在抗戰後與**爭奪中國。

其實就我個人認為**也好,共軍也罷。即都是抗日的主力,又都不是抗日的主力。為什麼說都不是抗日的主力。一是因為日軍當時真正的實力不是在陸軍,而是在海軍,就象廣大網友說的他的陸軍無論是武器裝備還在人數二戰即將結束是都不是在當時世界上最強和最多的。就連中國戰場這個他原料和糧食基地,也就是他以戰養戰的根本之地也不過才一百多萬。就是加上關東軍也不到二百萬。他的主力最後大多都是在太平洋戰場上。至於他為什麼沒有象德國一樣在人力上損失那麼大,是因為太平洋戰場的特殊情況所決定的。以太平洋戰場的地形來說,他不可能在一個戰場上放太多兵力。在加上美軍的蛙跳戰術所決定了他沒有象德國一樣被一步步將戰火被推進到本土上。直到最後除了被美國被擊落的飛行員外,直到他無條件投降後盟軍才踏上他的本土。也就是說他只是受到轟炸,只不過在轟炸他的除了凝固汽油彈、鋁鎂燃燒彈外還多了兩顆也許是傳說中的三顆原子彈。其實就是這兩顆原子彈的除了把他們嚇的夠戧外,對日本本土的破壞力還不如美英對德國本土的一次千機轟炸來的大。

其實說白了我認為日本人之所以選擇後來的投降,與其說是被原子彈嚇的還不如說是美軍的飢餓戰術起到了作用。否則以日本人死不認輸的本性,不會僅在他丟光了海軍主力之後,陸軍主力沒有受到太大損失的情況下投降的。就我個人認為太平洋戰爭在日本人丟光海軍之後就已經落下帷幕了。其堅持時間的長短只在於其忍受度的多少。

有些人說起日本人當時要是不襲擊珍珠港的話,德國人也就不會向美國宣戰,美國人就不會參戰兩國也就不會敗的那麼慘,二戰結束的也就不會那麼早……我認為這些都是胡說。你日本人不襲擊珍珠港美國人就不會參戰了?美國人遲早都要參戰的,它需要的不過是一個藉口而已。就象一戰似的。作為任何一個有頭腦的國家都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其他國家都被德日佔領以後,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去面對兩個一個有極為強大陸軍一個有著一支強大海軍的國家聯盟的。更不會將希望放在他們狗咬狗上的。早在珍珠港被偷襲之前,美國海軍就已經和英國海軍一起聯合護航了,甚至於已經開始攻擊德國潛艇了。只不過以美國先歐後亞的政策決定了他不會去主動去先攻擊日本。只不過是停止了向日本出口戰略物資和向當時已經打的精疲力盡的中國提供了幾筆遠遠不能和給英國相比的貸款和一些裝備。

其實註定日本人早晚失敗的原因第二個原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他工業生產能力。他的工業生產能力不要說與當時的美國蘇聯德國相比,就是與早已經江河日下的大英帝國都遠遠比不上。以他一年除了造船以外,可憐的工業產量,也造就註定了他失敗的命運。他那點可憐的鋼鐵產量主要還要用在海軍上。也就是僅夠維持海軍這支鋼鐵劇獸的使用。剩下的那到戰爭後期甚至連維持陸軍的基本需要都不夠。這也就註定了他的火炮,坦克甚至步槍的產量遠遠跟不上擴軍的需要。

其實在中國戰場上。始終**和共軍在大的戰略上起的是相互配合的作用。如果不是共軍在敵後拖住了大批的日軍,一旦這些日軍空出手來全力打擊在美援到來之前,已經極為虛弱的連軍隊都要養不起的國民政府的話,大家說中國將會是個什麼結局?正是因為有共軍的敵後游擊戰使日軍始終達不到以戰養戰的目的,日軍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