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歷時20年,平均一人75萬英鎊的投入;2003年美國企業用於員工培訓的花費為300億美元,佔員工工資的5%,全美已有1200多家跨國公司開辦了自己的管理學院。如認為自己企業培訓是到位的,但員工還是屢屢違反流程,就應該歸結於員工的凝聚力了,最終是企業文化的問題。總之,高層應透過制定和推行規則來規範企業的管理,日常管理也就是解決型別性的問題。

7�偶爾為之,做透一事,解剖麻雀,形成風格

企業老總當然也可以偶爾把一件事從頭做到尾,用意在於解剖麻雀,深入瞭解全過程,更準確地總結出特點、制定出規則來。也透過抓透一件事形成一種令出必行、行之必果的管理風格,不給下屬以浮在面上的印象。需要強調的是偶爾為之,過多地搞下去就會破壞公司授權的規則,挫傷下屬的工作熱情。

我曾親自抓過員工遲到。員工遲到非大事,偶有出現,用不著大驚小怪。偶爾遇見一個遲到進廠的員工,他低著頭斜著身子溜過去,我從不去責備,也不會呵斥他站住。一個人一輩子從不遲到一次怕是十分困難的事,所以用不著管它。但有兩種遲到的情況總經理要親自管:一是重要成員多次遲到,以至於你覺得他有點精神恍惚,心不在焉。比如總工、財務總監、營銷副總、採購經理等,你得親自去了解他個人或家庭出了什麼問題沒有,或工作有無重大失誤,還是有離職之意;二是整個公司員工遲到成為流行病,連續3~5天遲到率都不低於3%,那就是大問題,說明人心渙散。

我那次遇上的就是第二種情況,太多人遲到,幹部幾乎每個人一週就有數次遲到。那是我赴任總經理前對企業暗訪時知道的情況,於是,我透過以下步驟來治理公司普遍存在的員工遲到病。

第一步,首次開幹部會,我說了八分鐘的話:“從今天起,我是本公司的總經理,各位的工作該怎麼做不要問我,我不懂,但我有追究各位工作失誤的權力。企業員工總遲到是不正常的,目前我只抓這一件事。普通員工遲到我不管,我只管在座的各位,包括我一共八位。大家都不願早早上班,說實話,我也不想。可以由八點上班改為十點上班,不會遲到了吧(有人插話說好),但晚上八點下班(有人插話說太晚了),我還沒權力把每天八小時工作制改為六小時,我們的效率也還達不到。從明天起,我只做一件事,管八個人的遲到問題。”

第二步,每天七點三十分我站在廠門口迎接員工上班。如另外七位幹部中有八點後到的,我會與之對錶,看看是不是他的表出了問題。沒必要說人家不對,傻瓜都懂得遲到不對。

。 想看書來

二、管理是嚴肅的愛——規則勝於一切(6)

第三步,罰款?不,不罰款。每天下班前在廠門口的牆上貼一張公告,把八位幹部上班時間列出來,遲到的用紅色字。可能他不在乎錢,但他絕不會不要臉。

第四步,一週下來,按遲到次數的多少列一個單子,再次公佈。遲到次數多的寫在最上頭,字號特別大,有一臺手提電腦螢幕那麼大。遲到次數少的字逐漸小一些。我讓他的下屬去看,只要他不在乎,我也無所謂。

我打算陪著大家玩一個月,每天早晨花半個小時監督,傍晚花半個小時貼榜。果然第九天起就再沒有幹部遲到了,員工自然也不敢遲到。

總經理做一件事,要做就做透,我的話叫“佈置不等於完成”,做透了就會在企業形成一種風氣。

8�人性化管理的點點滴滴

每次講座或演講結束,學員總要問:“你強調管理要嚴,嚴肅、嚴格、嚴酷,那如何實現人性化管理?”問得太好了。我說,在很多員工都是德魯克所說的“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的今天,人們的工作具有更強的知識性、專業性,勞動形式往往包括閱讀、思考、討論、研究,員工的知識資本累積在自己的頭腦裡,因而就要求得到尊重和自我實現,人性化管理當然就越來越必要。然而,人性化管理不是放任、放縱、放肆,只有嚴格要求,培養出高尚的職業素質,員工才有核心競爭力,這才是對員工真正的負責,才是當前中國企業最大的人性化。就像家長對子女,在小孩13歲前後,特別容易走錯路,抓緊一些,要求嚴一些是必要的,隨波逐流、聽之任之反而害了子女、廢了孩子。

人性化問題是個大題目,留給專家去談,我在這裡只說說我的一些做法,可能太雞毛蒜皮,但我一直以為這些是人性化的一種實際操作方法,供各位讀者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