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離鶴是個少言寡語的孩子。明明不比小鳴大上多少,正是小孩子閒不住愛鬧騰的歲數,偏偏穩坐如山。小鳴被領著來見這個未來主子時,一派的老神自在,氣定神閒。
小鳴好不容易等著管家絮絮叨叨說完注意事項轉身離開,自己馬上笑著和簫離鶴打招呼:“我叫張稹!你呢?”簫離鶴面無表情的看了眼小鳴的陽光笑臉,沒有說話,轉身進了房。
換到懂點規矩的會知道自己這是自討沒趣,往更嚴重了說會是以下犯上。只是小鳴不懂這些規矩,就這麼纏了上去。那一天,小鳴一直跟在一個半大的孩子身後自說自話,罕見的,那面癱二少爺也沒嫌他吵鬧,任他跟了一天。
老管家看在眼裡很是欣慰,有了這麼個活寶跟著不愛說話的少爺也不會那麼寂寞……自己是不是也該跟那終年大冰塊的大少爺找一個活潑小廝伺候?
後面也虧得簫離鶴能忍著。小鳴說著自己在田間的趣事動作加表情模仿,一個捉蚱蜢地場景就被他惟妙惟肖的表演出來。在家裡待著的少爺哪兒有這種經歷,可惜繃著的臉死活不肯破功,只能偷偷摸摸的瞟眼看去。也就這樣,兩個孩子,一個蹦蹦跳跳,一個正襟危坐,一天也就這麼過去了。
“你很吵。”這是簫離鶴對小鳴說的第一句話,小鳴每次回想到這裡都會失笑。彆扭的少爺明明對自己很在意了,偏偏板著個臉一副“我很嫌棄你”的樣子。
而當時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呆呆傻傻後知後覺,原來少爺不是啞巴啊!“笨蛋。”簫離鶴看著小鳴的一臉呆樣沒來由的來氣,自己還是喜歡他興高采烈的跟自己說話,雖然那只是他一個人的獨角戲。
“以後我就是你的少爺,你什麼事都要聽我的。”小小的少爺一本正經的看著小鳴。“明天,再講講那個……”
就是有人能夠這樣提出要求自己不能拒絕,從開始就是。一直以來,自己從來就沒有拒絕過……也不能反駁。
“你叫什麼?”“張稹。”“以後你就是我簫家的人,不要叫這個名字。看你這麼吵,就叫鳴,簫鳴好了。”就這樣,小鳴糊里糊塗的被改了個名字。當後來看到那個另一個改變自己人生的少年時,無端想把這個在心頭回味過多遍的場景重現。可惜,這時的自己不再是當初的懵懂,眼前的少年,也比當時的自己多了一些不曾有過的東西。
這也是自己羨慕那個少年,總想和他作對找些麻煩的原因吧。
小鳴後來才知道,其實,彆扭的簫離鶴為他取這個名字的還有另一個原因。那時他的聲音清脆,奶聲奶氣裡帶著冬日的暖陽,大家族的少爺第一次脫離了死板的家族感受到溫暖,只有那個時候才覺得自己不是死氣沉沉。
鳴,是新生;也是束縛。
漸漸的,簫家人發現,一向沉默寡言的二少爺也會脫離面癱臉,只是這換了的或喜或悲臉色全被他身邊的小廝小鳴看了去,這罕見的喜怒也只會對小鳴表現出來。
管家見二少爺為個小廝這般傷神私下也問過要不要換一個,全被他給擋了回去。“那個笨蛋不要留給別人,禍害我一個就好了。”
老管家知道自己家小少爺的性格,既然這樣說了就是捨不得。雖說小鳴笨手笨腳了點,但能給少爺添點樂子就還是挺有用。管家試過這一次就明白過來,暗地裡吩咐對小鳴客氣點,也是希望這個伴兒能多帶給點歡樂給二少爺。
當到了後來,事情往不可預料的方面發展時,這位為簫家奉獻一生的老人是何等的老淚縱橫,後悔自己不該將小鳴帶給帶給二少爺,後悔沒有早點發現,後悔,一時的不查,害了多少人……
所謂青梅竹馬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小鳴沒怎麼讀過書,簫離鶴閒著時有教自己,可惜自己腦子笨,少爺又沒耐心,邊教邊罵,最後自己斷了要學的念頭,又是換來一頓好罵。
雖說簫離鶴老是對小鳴冷嘲熱諷,從先生那裡學來的知識好像全給開發到了說小廝的頭上,小鳴還是很喜歡這個主子的。
彆扭的少爺雖然總是罵自己笨,可從沒有動手打過自己,跟聽來的那些大戶人家虐待下人相比自己很幸福了。小鳴是這樣想的,只是這種幸福太平淡,和以後的大起大落相比,淡到可以忽略不計,卻是小鳴最懷念的日子。
要是一直這樣多好。
驚變產生在小鳴十六歲的那年。
青春期的少年長得飛快,小鳴就是這樣。當一天二少爺發現小鳴快比自己還高時不高興破天荒的滿臉都是。從那以後小鳴的三餐減少大半,主子的吩咐下人哪兒敢不從,小鳴就這麼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