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士兵們一曲唱畢之後,令人吃驚的事發生了。
張世康看到,有個德國人開始向華軍的陣地走了過來,身後跟隨著十來個德國士兵——他們全都沒帶武器,雙手插在口袋中,乍一看還以為他們是來投降的。看到這些德國士兵竟然就這麼大大咧咧的走了過來,張世康和佩裡不由得面面相覷。;
幾名英國士兵和中國士兵也開始爬出戰壕,張世康和佩裡也來到了他們中間。在相距五碼之處,德國人停住了腳步——張世康清楚地聽見德國士兵用英語說:“marrychr”緊接著又用蹩腳的中文說了一句:“月旦(耶誕)節快樂。”
空氣剎那間彷彿凝固了,張世康感到心裡陣陣熱流湧動,鼻子有些陣陣發酸。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在這樣一個日子裡,這樣一句短短的節日問候,竟然會讓他如此的感動。
“y”英國人也被感動了,一名軍士伸出手和德國人握了握,回答道。
張世康看到幾名戰友也用力的和德國人握起手來,用德語大聲回答著德國人的問候。
越來越多的雙方士兵從戰壕裡走了出來,“無人地”上一片和平歡樂的氣氛。
一切是如此奇妙,彷彿有一種比戰神更為強大的力量在起作用。
聖誕節來到了,那是寒冷、晴朗、晶瑩又寧靜的一天。“無人地”上很快擠滿了數千名雙方計程車兵,現在的他們突然發現,長時間拼死搏殺的敵人,並不是宣傳中的惡魔,而都是同自己差不多的老百姓。
那一天,整個西線對峙的數百萬大軍,幾乎全線自動停火。
在歡慶聖誕節時,德軍比聯軍表現出了更大的積極性,他們作了充分的準備。聖誕之夜,德軍官兵把他們用蠟燭精心裝飾的聖誕樹拿出來,放在塹壕的矮牆上。數百點燭光映紅了塹壕,照在官兵們興奮的臉上。聯軍官兵也看到了這些光亮,但是他們搞不清德國人究竟在做什麼。前線的監視哨向上級報告了這一異常情況,得到的命令是:可能是騙局,不要開火,要密切監視他們。隨後,聯軍官兵聽到了德國人慶祝聖誕節的聲音。參戰的美國陸軍中尉肯尼迪回憶說:“聖誕之夜,對面塹壕的歌聲和歡笑聲飄向我們,我猛然聽到一個德國人在大聲喊叫:‘聖誕節快樂’這時,我們才意識到德國人正在盡情地歡度聖誕之夜,情緒立即受到感染。一個英軍士兵高喊:‘你們也是’隨後,我們大家和德國人一起唱起了聖誕頌歌。”
停火的日子是幸福的,尤其是對已經打了這麼多年仗計程車兵們來說。雙方計程車兵們拿出了自己珍藏的照片,給對方看著自己的家人,互相詢問著對方的職業,似乎連英語、華語和德語也不再是問題了。人們抽著煙,聊著天,或者在陽光下懶散的曬曬太陽,刮刮鬍子。士兵們一起合影,把西線停戰的照片隨著家信發往世界。很多聖誕停戰的資料事實上都來自於交戰雙方軍人們的家信、照片和日記。畢竟這是一場沒有在官方記錄留下痕跡的非正式停戰。
交戰雙方計程車兵們一起歌唱,相互贈送禮物,甚至共同埋葬死難的戰友。那些戰士被對方殺死,因為停戰而又和對方合葬。這一年的聖誕節,雙方計程車兵一起為自己死去的戰友挖掘墳墓,為他們禱告,共同為他們舉行下葬儀式。
其實最有理由仇視對方的,正是這些士兵和低階軍官們。因為之前戰死的都是他們的戰友,他們的朋友,甚至是他們的家人。
可是和平正也是從他們開始的。
但時間不可能永遠停留在聖誕節。
停戰的日子很快過去了。第二天早晨8點30分,就重新拉開了戰幕。士兵們紛紛爬回自己一方的戰壕裡,一邊高喊著:“回去吧,德國人”“回去吧中國人”“回去吧,英國人”接著,雙方交火的槍聲密密地響了起來。在戰壕中,張世康的步槍準星很快瞄準了一個德國兵——只有300碼遠,擊中他易如反掌。但張世康立刻辨認出了他是誰,那是一位和他共享“聖誕包裹”的紐倫堡大學的大學生。他有一個女朋友,他給張世康看了她的照片,那是一個金髮碧眼的美麗女孩,現在英國。
張世康將槍口偏了偏,扣動了扳機,子彈飛越過“無人地”,擊中了那個德國兵身邊的沙袋,那個德國兵象是會意的朝這邊擺了擺手,象個滑稽戲裡的小丑一樣應聲而倒。;
嘴角在笑,但淚水卻從張世康的眼角流了下來。
和張世康一樣,好多已經和對方熟悉併成了好朋友計程車兵們並不想再開戰,很多人做了和張世康一樣的事,將子彈打向空地,更多的人不一會兒便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