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官員都是官場老油子了,怎麼可能相信僧王受了列強聯軍的矇蔽才會如此不管不顧?
明明沒有戰敗卻偏偏簽訂如此有如城下之盟的條約,真不知道朝堂一干大佬到底是何作想?
朝堂大佬作何感想?
自然氣得夠戧,直接對負責談判的僧王開炮了。
只有吳可心中才明白,此時的京城局勢到底有多混亂。
伴隨著這些條約詳細內容一起送到兩江總督衙門的,是一干京中留守大佬的書信,信中大多表示對僧王談判結果的不滿和憤慨。
正如兩江官員們所想那般,一干京中大佬也角色他們又沒有戰敗,憑什麼跟列強聯軍談成這個摸樣,還簽訂了讓人不恥之極的城下之盟?
當然,相比兩年前列強聯軍確實有進步,不僅拿下了天津和通州這兩座京畿要城,甚至還一度威脅京城盤踞皇家園林圓明園。
可不要忘了,清軍各路援軍已齊聚京畿,所部兵馬加起來比兩年前多上許多,就算列強聯軍實力強橫也不敢輕視。
也是吳可在京城時努力的結果,他當時跟恭親王和桂良等京中大佬沒少唸叨,給這些土包子們普及了列強的行事方法準則,讓他們明白了列強以利益為先的各種卑劣手段,有時候看似沒有危害的方面卻是萬萬不能相讓的。
只要朝廷不自亂陣腳,其實列強聯軍真的拿朝廷沒轍。
至於說他這些知識哪學來的,一部分自然是後世的記憶,一部分就是這麼多年蒐集的列強報紙以及資訊所得。
加上一干留守京中大佬與僧王之間的間隙,眼見僧王越過他們跟列強聯軍就談出這麼個結果,不下死手找僧王麻煩才叫希奇。
身在承德行宮的跑路皇帝咸豐這個年其實過得不怎麼樣,先不是帶頭跑路引起的一系列負面影響就夠他好好喝一壺的。
無論是激烈萬分的京城保衛戰還是之後的談判,都牢牢吸引了跑路皇帝享樂之餘的所有空閒。
好不容易等談出了個結果,一干留守京中大佬跟僧王又互掐起來,最後官司打到他這兒鬧得好一陣雞飛狗跳。
吳可倒是猜得出跑路皇帝咸豐頭疼的摸樣,為了協調留守京中大佬與承德行宮隨駕大佬之間的惡劣關係,估計少不得頭疼一陣子了。
堂下一眾官員臉色越發沉重,正堂的氣氛也越發顯得壓抑沉悶,吳可收回心思繼續聆聽衙門書辦抑揚頓挫的聲音,雖然早就看過好幾遍與美國簽訂的條約,可再次聽一遍依舊免不得心頭怒火亂竄憋屈得很。
只有他知道,這些玩意具體代表著什麼,列強諸國正是透過此等手段,一步步吸乾大清的血液壯大自身,好進行下一步的殖民行動。
“第十款一、大合眾國領事及管理貿易等官在中華議定所開各港居住、保護貿易者,當與道臺、知府平行;遇有與中華地方官交涉事件,或公,文往來,或會晤面商,務須兩得其平;
即所用一切字樣、體制,亦應均照平行。如地方官及領事等官有侮慢欺藐各等情,準其彼此將委曲情由申訴本國各大憲,秉公查辦;該領事等官亦不得率意任性,致與中華官民動多牴牾。
嗣後遇領事等官派到港口,大合眾國大臣即行照知該省督撫,當以優禮款接,致可行其職守之事。
第十一款一、大合眾國民人在中華安分貿易辦事者,當與中國人一體和好友愛,地方官必時加保護,務使身家一切安全,不使受欺辱騷擾等事。
倘其屋宇、產業有被內地不法匪徒逞兇恐嚇、焚燬侵害,一經領事官報明,地方官立當派撥兵役彈壓驅逐,並將匪徒查拿,按律重辦。倘華民與大合眾國人有爭鬥、詞訟等案,華民歸中國官按律治罪;大合眾國人,無論在岸上、海面,與華民欺侮騷擾、毀壞物件、毆傷損害一切非禮不合情事,應歸領事等官按本國例懲辦。至捉拿犯人以備質訊,或由本地方官,或由大合眾國官,均無不可。
第十二款一、大合眾國民人在通商各港口貿易,或久居,或暫住,均準其租賃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樓,並設立醫館、禮拜堂及殯葬之處。聽大合眾國人與內民公平議定租息;
內民不得抬價勒索;如無礙民居,不關方向,照例稅契用印外,地方官不得阻止。大合眾國人勿許強租硬佔,務須各出情願,以昭公允。倘墳墓或被中國民人毀掘,中國地方官嚴拿,照例治罪。
其大合眾國人泊船寄居處所,商民、水手人等只准在近地行走,不準遠赴內地鄉村、市鎮、私行貿易,以期永久彼此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