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千百年來珠峰一直靜靜地矗立在喜馬拉雅山麓,但它首次明確出現在地圖冊中卻是僅僅300來年的事情。18世紀初,清朝進入康熙盛世,康熙皇帝眼見國力漸長,決定繪製全國地圖,於1714年和1717年先後兩次派出理藩院主事勝住、喇嘛楚爾沁藏布和蘭本佔巴三人對西藏地區進行勘測,在後來完成的《皇輿全覽圖》中珠峰以“朱母朗馬阿林”(阿林,滿文“山”)的名字現身,這一名稱被法國地理學家昂維爾以“Chomolangma”為引用,記入了自己1733年在巴黎出版的一份地圖中。
正如英國人前後花費32年才登上珠峰山頂一樣曲折,珠峰的名字和它究竟有多高,在歷史上也不是一帆風順就確定的。在西方文獻中,珠峰亦被稱作額爾菲士峰(Everest),這個名字被周恩來總理1962年訪問尼泊爾時點名不喜歡,直言是英國人強加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19世紀之前,安第斯山脈一直被西方認為是地球上最高的山脈,絕大多數歐洲人都不知道喜馬拉雅山脈的存在。1808年,英國基本徵服印度後開始對印度平原做測繪,以確定自己統轄的範圍,順便試探未知的興都喀什、帕米爾乃至中國西藏地區。英屬印度測量局人員從印度南部一路緩慢出發,到1830年代才到達喜馬拉雅山麓,彼時尼泊爾擔心被英國佔為殖民地而拒絕他們入境,但這種拒絕並沒有毀滅英國測量這片廣袤大地的野心。
1847年11月,英屬印度測量局局長安德魯沃透過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端的Sawajpore觀測站發現了一座極高的泛射白光的冰山。作為一名極富野心又勇於挑戰的測繪人員,安德魯沃1849年派手下尼科爾森勘測這座冰山的高度。由於沒有考慮到光線折射而扭曲的高度,尼科爾森測算珠峰的高度為9200米,這讓珠峰超過當時所有的山峰,晉升世界第一峰。
這個發現讓整個測量局感到興奮,在尼科爾森患上瘧疾後,安德魯沃帶人又繼續測算,1852年宣佈山峰的高度是米,這是珠峰首次被確定為世界第一峰。在他的提議下,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於1865年將珠峰命名為“Everest”,以紀念他的前任、首次測量喜馬拉雅山脈的英國人喬治·額爾菲士(George Everest)。
當哈瓦德巴里的登山隊到達珠峰腳下時,他們已經知道了珠峰的真名,但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拒絕根據當地居民的習慣而改名,“額爾菲士峰是例外,必須維持我們熟知的歐洲名稱。”在國力雄厚的英國面前,無論是當時的尼泊爾還是中國政府都難有發言權,所以“額爾菲士峰”一直出現在地圖文字記錄中,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52年,我國內務部和出版總署發出通報,指出“額爾菲士峰”應正名為“珠穆朗瑪峰”。
除了給珠峰正名,我國政府自建國起還將“精確測量珠峰高度、繪製珠峰地區地形圖”列入國家最有科學價值的科考專案之一。1954年,印度測量局再次來到珠峰,在1852年的基礎上測定珠峰為米。1960年5月25日凌晨,我國珠峰登山隊在突擊組長王富洲的率領下,首次從北坡國境內登上了峰頂。15年後的1975年5月27日,我國登山隊攜帶測量覘標到達頂峰,兩個月後的7月23日,政府向全球釋出訊息,精確測得珠峰的海拔高程為米。
此後,儘管包括尼泊爾等部分國家認為珠峰海拔8850米,但米的高度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2005年,國家測繪局再次組織開展珠峰測量工作,最終認定它的新高度為米。儘管高度減少了米,珠峰仍然是世界第一高峰,等著人類的一次又一次征服。■
本文來自《看歷史》2010年6月刊
何家村窖藏文物展 開放時代的遺寶(1)
《看歷史》特約撰稿┃小六
從2010年4月6日起,陝西曆史博物館將常年展出《大唐遺寶——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這是“何家村遺寶”自1970年發現以來首次大規模集中對外展出,其中包括鑲金獸首瑪瑙杯、鎏金鸚鵡紋提樑銀罐、鎏金舞馬銜杯紋皮囊銀壺和鴛鴦蓮瓣紋金碗四件國寶。齊東方說:“這批文物代表了唐代金銀器工藝和美術發展的最高峰。”
進入陝西曆史博物館西展廳,正中間的位置,陳設著兩隻不起眼的灰色陶質大甕和一隻提樑銀罐。很難想象,上千件精美絕倫的金銀器就是放在這裡,埋藏了上千年,直至1970年的一次意外發現。
■ 四十年前的意外挖掘
“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