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吧。統葉護打了那麼多年仗,剛剛一統草原各部,總要喘上一口氣才能再用兵。再說了。突厥人陰山一帶集結兵馬,這也只是有南下的可能。並不表示他們就一定會南下。更何況,如今東突厥草原被奚國、霫部、鐵勒汗國等分割侵佔,統葉護更迫切的應當是統一整個突厥部族才是。”陳克復搖搖頭:“草原能填滿統葉護的野心嗎?你們想想看,統葉護明知竇紅線是朕通緝的叛逆餘孽,可他卻偏偏立了這麼一個女人為可敦。他明知道劉武周為我們的敵人,卻還加封劉武周為定揚可汗,而且還派兵過黃河救走了劉武周。這一切只能有一種解釋,他是想透過這個法子來向朕表達他的意思,而他的人馬現在恐恐怕已經要南下了。”
陳克復決定繼續留在雁門,不過暫時不打明旗號。他派使者往馬邑給宋金剛傳旨,稱朝廷接受他們的請降,朝廷加封宋金剛為宋郡公,甄翟兒為燕郡公,令二人馬上率部下立即撤回雁門關內。並且為了對付突厥人,使者帶去了堅壁清野的旨意,讓他們南下時,儘量帶走所有的百姓,然後一路上將所有的城池村鎮全部燒燬,水井填塞投毒,就連兩郡的各處河流也投放動作死屍以汙染水源。
另一面,陳克復讓王仁恭將原先朝廷準備的那一百門大炮全都架上雁門關城頭,並且將這次運來的一百門炮也全都架上雁門關上的勾柱山等各處峰上的堡壘上。除此外,陳克復還下緊急動員令,集結河東所有府兵,並開始徵召河東的所有鄉兵集結,準備備戰。同時,又傳旨洛陽,令元帥羅藝馬上率軍北上北京,鎮守北京外軍都關,調元帥於欽明坐鎮東京遼陽,調元帥羅忠鎮守臨渝關。同時,又傳旨給關外契丹、靺鞨兩王國,讓他們抽調兵馬,準備在契丹草原西線一帶佈防。
在釋出這些命令同時,陳克復飛鴿急令大陳最能征善戰的元帥李靖從洛陽率十萬精銳北上,並從京中帶上程咬金等數十名悍將北上。
命令一發出,正在太原的李靖率先星夜趕到雁門。一到雁門,李靖就求見陳克復。這幾年李靖做為兵部尚書也一直關注著突厥人,他告訴陳克復,以如今朝廷的實力,絕不是和突厥人決戰的時機。面對突厥人的挑釁,朝廷應當忍耐,因為朝廷最主要的下一步目標是統一中原天下。唯有統一了天下之後,朝廷才能全心全力的騰出手來收拾突厥人。而現在如果就與突厥人硬拼,那麼對有數百萬之眾的突厥人,朝廷就算勝也會是慘勝。因為突厥人全民皆兵,遊牧出身的突厥人上馬可戰,且人人都可控弦,如果統葉護鐵了心要大戰,那麼突厥人甚至能武裝起四五十萬的鐵騎,這比當初始畢可汗的勢力還要大。當初東突厥始畢可汗不過佔有金山以東的東突厥,就已經擁有控弦騎兵四十萬鐵騎。而如今的統葉護已經基本上統一了東西兩部突厥,恢復到了突厥最強盛時期的突厥帝國時期的時力,這樣的突厥是不能輕視的。
陳克復問李靖,突厥人如果故意挑釁來犯,那麼朝廷除了應戰,還能如何退兵?李靖猶豫許久之後,提出可以暫時隱忍,給突厥人和親,及舉府庫之財以退之。
陳克復聞言大驚:“朕沒有想到,藥師兄居然也會出此之言。”
見到陳克復面色不善,李靖一臉惶恐道:“臣所言,句句為國。”
長嘆了一口氣,陳克復道:“朕嘗讀史書,漢雖強,可也有白馬之圍,和親之恥。漢之後,北方草原部族屢有強者,匈奴、鮮卑、柔然、突厥,一個個強大的草原部族歷來都是中原人的惡夢。甚至有晉末五胡亂華,漢人險遭滅族亡種之禍。晉、魏、北周、隋各朝,對北方部族向來都只能是和親結好。”
“可是朕,朕不希望我大陳也是如此。‘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就是朕要留給我大陳子孫的訓言。”
李靖驚訝的望著陳克復,目光中也不由為那話激昂,做為一名元帥,能聽到皇帝如此硬氣的話自然是十分的熱血。可轉眼,他又為眼前的事情擔憂。他擔心皇帝過於自負,當年楊廣就是因東征西討,大隋軍隊戰無不勝,甚至連草原部族都得屈服於大隋的鐵蹄之下。最後楊廣才自信心無比彭脹,最後先是四次徵高句麗,最後又準備徵突厥,反被始畢可汗雁門之圍,最後死在了太原城。
陳克復從李靖的目光中感受到他的想法,讚賞的拍了拍李靖的肩膀:“藥師兄能有這份冷靜朕十分欣慰,你沒有因為朕話而狂熱。他是一名優秀的元帥,時刻保持著指揮者的那份冷靜,這是一件好事。不過,你剛才雖說了一句真話,但是這句話從今往後你不要再對任何人說。因為,你是朕最優秀的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