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任,張錦立即一路南下,趕來河南面見陳王。
見陳王還是如以前那般待他親切,剛剛還幫他正肩章,張錦馬上又感受到了如從前般的親切。心下激動,正色道,“回稟殿下,京城一切安好。有李元帥與毛太傅坐鎮京城,又有房相公、杜相公、長孫相公等柄持朝政,宮中也有陳王妃娘娘主持後宮,一切都十分安好。下官南下之前,曾往各處拜見過,一切安好。卑職南下趕到清河郡時,收到京中訊息,長孫王妃於四月初九產下小王子,而楊王妃也於初十產下一名王子。另外還有就是突厥統葉護可汗的送親使團已經護送著統葉護嫡女阿依古麗到了北京,正等著殿下迎婚,他們還問朝廷什麼時候把義成公主送嫁突厥,與統葉護可汗完婚
“長孫和出雲都已經生下了一個兒子?”陳克復十分驚喜的轉身追問道。
“卑職雖末親見兩位王子,不過在清河時見到了要南下報信的使者,卑職正好南下,就把喜訊一起帶來了。按使者所說,長孫王妃初九先誕下一王子,楊王妃隨後初十誕下一王子。兩位王妃前後相距一日生產,信使所報,兩位王妃與兩位王子都十分平安。”
“好,好,好。”陳克復的語氣中掩飾不住喜悅之情。雖然他早知道自己與新羅公主金勝曼早有一個兒子,但那個兒子他連面都還沒有見過,如今更是成了新羅王的繼承人,名義上姓金不姓陳。
“好,本王終於有兒子了,我陳克復終於後繼有人了。”陳克復也沒有想到,長孫無垢與楊吉兒居然前後只相差一天,先後生下兒子。這兩個兒子的出生,不單對陳破軍來說意義重大,就是對整個河北軍都說,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以往陳破軍雖然得部下愛戴,但因陳克復太年青無子,又與陳氏一族關係複雜,以致於後繼無人,總讓朝中上下為此擔憂無比。
甚至李奔雷和毛喜、魯廣利等人曾經勸過陳克復,讓他在有兒子之前,不妨按歷來傳統,先收一些義子。比如將秦瓊、程咬金、張勇等年輕優秀小將,收做義子,以鞏固地位,免去大家擔憂。收義子,這也是歷來軍中無子或者子幼的大將及一方豪雄們的常用手法,一來用一批義子把軍隊組建成一個以宗族關係為主的家族軍隊,二來也可以避免因意外之事,導致因後繼無人而一方勢力崩散的可能。
不過收義子的作法雖然在這個時代屬於平常、通用手段,可陳克復卻並沒有這樣的想法。特別是收那些和自己差不多年紀,甚至比自己年紀大的人為義子,這讓他覺得十分怪異。如果說讓他收一些幼小的孤兒一類的為義子,這還有些說的過去。不過陳克復才二十七歲,而且之前也生了好幾個女兒,並不是不能生,所以他一直沒有接受收義子的打算。
不過因此,河北朝廷上下,因後繼無人之事,也一直是擔憂無比。如今一下子生了兩個,這事情如何不喜。更讓陳克復有些鬆了口氣的是長孫的孩子是長子,雖然在陳破軍看來,立繼承人應當選最優秀的。可在這個時代,有的時候,嫡庶之間的鴻溝實在是太難以跨距。
特別是如今創業之際,長孫家是陳破軍極需要的強有力後族,而楊吉兒卻是楊廣之女,雖然娶她並沒有多大關係,但是如果立她的兒子為繼承人,這就不免引得內部動盪了。對於現在的陳破軍來說,內部的穩定重於一切,而且現在兩個孩子剛出生,也看不出什麼,此時一切按傳統最好。長孫生下嫡長子,也就免去了這許多麻煩。
張錦站在一旁,看著陳破軍的欣喜,心下也十分的高興。兩個小王子的出世,也讓他們這些一直追隨陳王的人更有了希望。
“殿下,臣南下前拜見毛太傅與李元帥及各位相公時,諸位大人都讓臣帶話給殿下。”
“哦?他們有什麼話要你帶給我?”
張錦左右看了看,見四下無人,輕聲道,“毛太傅與李元帥要臣帶話,說是如今殿下已經誕下小王子,當馬上立長孫王妃之子為世子,以穩固內外之心。另外杜房幾位相公讓臣帶話,說殿下如今深得海內外威望,眼下隋室氣數已盡,殿下深得天下百姓之心。當時殿下當順應天勢,進位天子,以安百姓之心,也可早日混一宇內,統一天下,還百姓一個太平安寧,免各方無謂爭鬥。”
陳克復微微有些意外,他將來取代隋朝稱帝那是明擺著的事情。對於這事情,北京朝廷上下那都是早明白清楚的事情。原先陳克復立楊杲為帝,一來也是隋朝還有很大聲勢,陳克復立楊杲為帝,也是扛著隋朝這面大旗,行最大的方便。
不過到了如今,隋朝是真的完了。而且稱帝的人也越來越多,陳深稱帝立陳朝,楊暕稱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