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了七萬兵馬,三萬民壯,各種投石車,弩chuáng等都帶上了許多,他就不相信,那三萬遼人能飛到天上去。
遼河中段附近的金山,離遼東城只有一天半的路程,而離金山城有兩天的路程。遼東多山,這金山就是一座大的山脈,起伏連綿的山脈,少數人馬還能翻山越過,如果要想大軍穿行,則必須經過一個地方,那就是金山峽谷。
遼東城去遼水有數條通道,但是金山城至遼水,卻唯有這一條通道。這也是陳克復等人在考慮了好久後,才選定的一個伏擊戰場。
金山峽谷長達五十餘里,地勢比較開闊,並不能算的上是十分的險峻之處,但是如果打伏擊戰,卻要比平原戰能給遼東軍增添不少的優勢。這裡本來有遼人築的金山衛,不過在隋軍三次徵遼中,三建三毀,早已經成了一片廢墟。
陳克復匯合了新城兵馬後”率兵一刻不停的趕赴金山峽谷,到達峽谷後,陳克復忙召集諸將按照之前的作戰計劃分配作戰任務。
為了防止遼人的先鋒哨探查覺到他們的兵馬,陳克復早早的派出了偵察團的全團人馬,對金山峽谷的百里範圍內進行偵察,一旦發現遼人軍隊足跡,必然嚴密監視彙報。
而為了更加保險,大軍到達當晚,陳克復下令,全軍將士不得生火,不得喧譁,一律吃準備好的乾糧。
在一處山腳之下的臨時司令指揮部中,陳克復等一眾軍中團級以上將領做最後最前部署。
,“令!郭孝恪率預備役第二重步兵旅四千騎兵”羅林率輕騎兵獨立團兩千騎兵,沈光率一、二、四、五、六師師屬騎兵偵察營共二千五百騎兵,魯世深率六師中各團下屬騎兵營,共二十四營騎兵一萬二千騎兵,各部總計兩萬餘騎兵在金山峽谷的東嶺佈陣,一定要小心埋伏隱蔽,嚴防敵人發現。當遼人兵馬全部進入金山峽谷後,率先引軍出擊,截斷其退路,衝亂遼人陣形,將其兵馬分割開來。該部以李奔雷將軍指揮!”
,“令!毛翊、陳風、陳林、陳貴、陳山、崔石諸將領第一、二、六三師二十七個步兵營一萬四千人佈陣北面山谷之中,待發起攻擊之時,從金山峽谷北面出擊,阻敵前進之路,向遼兵推進攻擊。該部以第一師師長毛翊為指揮!”
“令!李世民、李玄霸領預備役第一重步兵旅三團六千重步兵,張合、劉鐵柱、張彪、王彬、陳富、何大勇,諸將領第四、五兩師十八個步兵營九千人。兩部人馬共計一萬五千輕重步兵為奇兵,埋伏於峽谷中段南嶺之上,一待攻擊發起,立即直衝遼軍中陣,將整支遼軍從中切斷,讓其首尾不能相顧。該部以劉鐵柱為指揮!”
“令!李節參謀長統工兵營、醫療營全部人馬,並統壯丁三萬人,挾帶投石機、弩chuáng等大型器械,於兩面山谷之上隱蔽,一待攻擊發起,即以投石機、弩chuáng攻擊敵人陣列。”
“本帥親率其餘步騎兩萬餘人,挾帶鼓角,收卷旗幟,登上北山為全軍總預備隊。諸將將士,須當奮不顧身,聞鼓而進!一戰而功成!”
帳中兩側的一眾團以上將領,忙分列兩陣,低頭領命,大聲應道”“我等謹尊大帥將令!”。
第139章 金山峽谷
大業九年八月十三日,整今天都灰éngéng的,時近中午,卻沒有半點陽光的影子,天空中一堆堆的雲積聚在起,低垂在頭頂。
來犯隋軍終於撐不住退兵了,高句麗西北北的貴族領主們一個個都心情ji動,天天躲在山城之中,這麼久以來,每個部族都損失了很多財物。眼下一聽到隋軍要退兵,一個個都聚集了部族中的青壯男子,準備撲上去撕咬下一大塊內來彌補他們之前的損失。''
急於立功的扶余城統率淵太祛領三萬步騎加五萬部族青壯充任計程車兵,號稱十萬人日夜兼程趕往遼河隋軍退路。
十三日午時,兵馬終於到了金山峽谷,只要透過峽谷,離遼東也就只是一步之遙了。
淵族將軍,淵太祛的叔杈淵蓋銅指著前面的峽谷道”“大帥,只要過了前面的峽谷,就是遼河了。將士們趕了這麼久的路,是不是先下令暫時休整,埋鍋造飯,再派一隊人馬前去查探一下山谷情況,等弟兄們吃過飯了,正好也能知道前面的情況了。
淵太祛的親弟弟淵淨土也是位馬上勇士,幫著哥哥淵太祛統領著淵族的一萬精兵,此時也是贊同的道,“金山峽谷離遼河很近,我們派人馬去先過峽谷去探查一平遼河的動靜也好。以免隋軍的前鋒遊騎已經到了遼河邊上,萬一大軍被他們提前發現就不好了。”
淵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