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部分

遼人騎兵再猛,也不可能猛過隋軍的重灌騎兵。現在的戰場,整個遼軍被分成了三部份,後軍擁有萬餘遼人,但是卻也一樣子要面對兩萬多的精銳隋軍騎兵。不用想,也能知道這裡肯定是最先要被隋軍擊潰的。

而中路的遼人兵馬數量,讓所有戰場之上的隋軍都是吃了一驚的。

一眼望去,這些老將們都看了了至少有五萬餘人。這讓原本判斷遼人此次只能出動兩萬餘兵馬的他們大吃一驚。

這前後加起來,遼人的兵馬可就是七八萬人,而隋軍這次傾巢而出,所有的兵馬也不過七萬人,剩下的三萬還全都是民壯。就這七萬人,還基本上都是新兵蛋子,只是剛剛見了次血而已。

只是箭已經在弦上,不得不發。遼人兵馬越是多越表明今後對他們的威脅越大。眼下有這麼好的伏擊條件不用,今後等著他們打到遼東城原時候,那可就晚了。咬了咬牙後,陳克復還是下達了伏擊命令。因為他的心裡還是不相信遼人真的有這麼多的兵馬的,畢竟各方面表明扶余三城的兵馬不過三萬人左右。

好在只是一陣投石車和弩chuáng的攻擊,就已經試出了遼軍前中後三軍的實力。前軍、後軍都是精銳部隊,反而中軍良莠不齊,一輪攻擊就已經看出真正的兵馬不過萬餘人,其餘人應當也是和他們帶的那三萬民壯一樣。

遼人兵馬分三路而隋軍兵馬分成了五路,最精銳的騎兵攻後軍斷其歸路。最強悍的步兵大軍攻中軍,反而是普通的步兵們攻擊前軍騎兵。

而工兵營和民壯則操縱投石機和弩chuáng在山兩側輔助攻擊遼人陣列,陳克復親領兩萬人做最後總預備隊。

按眼下的情況後軍的隋軍騎兵能最先建功,一舉擊潰遼人後軍。

緊接著能繼續攻擊中軍,而中間本就有最強的重步兵旅,完全可以將遼人中軍竭制住。只要堅持到騎兵的加入,中間肯定也是早晚要破的。

至於前軍毛翊在觀察了整個戰場局勢之後,做了一個應當之策,那就是拖,拖住前軍的五千精銳遼軍,等到後軍一破,到時不管是從預備隊派兵加入攻擊前軍,還是再拖到中間決出勝負這都將比用萬餘步軍新兵去硬碰五千精銳騎兵強。

二十七道的陣列,騎兵再強,靠的也就是他們的衝擊力。而毛翊將騎兵們分成了二十三道防線之後,遼人的騎兵要想一衝而潰那就難了。

他們只能一道道的去擊破隋軍步兵的陣線卻不能如以往一樣,驅趕著敗兵回沖自家陣列。

遼人前軍統帥淵淨土接到大哥淵太祛的命令之後,就想回軍,

向大軍靠攏。可惜,毛翊去不給他這個機會,如牛皮糖一樣的貼在他們的後面。

淵淨土也感覺到了對面隋將的難纏,如果就這樣調頭就退,到時隋軍肯定是撲上來,一不小心後退就會變成潰敗。畢竟如果讓敵人的步兵貼上去了,失去了速度與衝擊力的騎兵,比步兵並不能強大多少。

無奈之下,淵淨土下令,先對戰前軍隋軍步兵,只要衝潰了他們,是繼續打通前進通道,還是趁機後退向大軍靠攏,都是可行的。

淵淨土一調轉馬頭,毛翊就已經下令重新布起二十七道步兵防線。

淵族的騎兵向來就是東北的精銳部族,以往和契丹、鞋鞠、突厥等各部族都交戰過,勝多敗少。一接到衝鋒的命令,五千騎士紛紛調轉馬頭,端著騎槍,先是策著馬匹慢走,再是輕跑,最後不斷加速,終於整支騎兵就如同出弦的利箭亡樣,很快的就衝到了隋軍的陣前。

就如同他想的一樣,隋軍步兵根本擋不僂他們精銳的一擊。就如同那利箭穿過木板一樣,雖然隋軍第一道防線擺的很寬。但是遼軍卻輕輕的在上面洞穿了一個大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輕鬆的就擊破了隋軍的防線,呼嘯而過。

第三道、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戰馬依然在奔騰,鐵蹄繼續轟鳴。淵淨土的騎士一如開頭,繼續勢如破竹的穿透了隋軍的步兵防線。可是衝了半天之後,他推測自己這支人馬最起碼已經穿透了十里地,可是在他們的面前還是一道道完整的隋步兵防線。不見那些隋兵有半點動搖,有半點崩潰的徵兆。

雖然他們一路穿透一道道陣列,可是這卻並不是沒有代價的。每穿透一道隋軍陣列,他的騎兵就會有幾十人甚至上百人被隋軍的長槍捅落馬下。

明槍好躲,暗箭卻難防,一路上隋軍步兵刺過來的長矛,橫刀他們總能輕易的格擋。可是那些隋人步兵卻好似第個人都裝備著長弓手弩,那好似不要錢一樣的弩箭,總如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