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在心中計算了一下,明天就是給鄭瑞翰的第三天時間到期,要等到明天清楚了糧倉的存量數,才可以決定鄭瑞翰最後的命運。
含嘉倉雖然已經開倉了兩天,運出來的糧食也夠河南道應付一段時間,應該是足夠等到朝廷下旨開倉,或者是等待各地的糧食運到。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多運出來一些為好。李泰不能可定沒有自己在洛陽坐陣,那位有些執拗的含嘉倉守官是否會繼續開倉放糧。
這些事情都需要時間,最少來說,李泰還需要一天的時間。 想到這裡,李泰也沒有客氣,開門見山的對謝成說道:“我會奉詔回長安,但這裡還有些事情沒處理完,我需要時間。所以”
李泰沒有將話說完,而是直直的看著眼前的小內侍。
謝成的眼睛轉了急轉,低聲道:“殿下,小人之是一個內侍,宣旨之人罷了。殿下是否迴轉長安小人自然是不敢多言。殿下什麼時候迴轉長安小人也不能為您拿主意,您說是吧。”
謝成一番話說的李泰心中為之一鬆。雖然李世民的手敕上沒有說明讓他回長安的時間。只是說見到手持,立外回去,但這個立刻的意思可就廣了。依照一個親王的的身份,離開一個地方,準備個一兩天也屬於正常的。沒人會說什麼。
但李泰擔心謝成回到長安交旨的時候亂說話,而讓李泰心中舒服的是,這個謝成還比較會做人,不僅僅沒有催促李泰,反而是讓李泰自己定下回長安的時間。這就符合了李泰的心思。
李泰讚賞的對謝成一笑:“好,那本王就準備一下,“立刻。和你回長安刁你這一路奔波也累了,先去歇歇一下吧。”
“謝謝殿下體恤。”
送走了謝成。李泰急忙叫過身邊的人,將他在洛陽未完的事情安排下去。
第一第二百三十章 安排
又繼續處理舍粥的事情打發老文賞。沒等李泰派人去請鬧…。杜正倫聽到長安來人的訊息,腳步匆匆的來見李泰。
邁步進屋第一句話就問道:“殿下,長安來人了?所為何事?”
李泰回道:“除了召我回長安還能有什麼事?”
李泰的回答讓杜正倫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心中剩下的只是鬱悶和無奈。
“那殿下什麼時候動身,明日一早嗎?”
看出來杜正倫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李泰笑著打趣:“杜侍郎就這麼希望本王離開?要知道在這賑災中,本王可沒有扯你的後腿啊。”
“殿下說笑了。”杜正倫苦笑一聲,接過惠蘭送上來的香茶:“老夫恨不的將殿下留下才好。殿下一走,朝廷說不定派誰來河南道,萬一來一個不合老夫脾氣的,那這個,賑災程序一定會拖慢的。對了,殿下,長安來人可說是誰接替您的巡察使?”
李泰搖搖頭:“來人沒說,我也沒問。杜侍郎您不用擔心,無論是誰來,在這數十萬災民面前,都不敢拖你的後腿。”
“但願如此!”杜正倫嘆息一聲,緩緩說道:“殿下,您不該走啊。您這一走。河南道的災民不知道要多遭多少罪呢”。
“不是還有杜侍郎在嗎?”李泰笑著寬慰著杜正倫:“小王本身也就是一個閒人。這些天都是杜侍郎在忙裡忙外的。有沒有本王再區別不大。何況朝廷未必會再派一個巡察使過來,我猜測應該是您獨挑大
。
杜正倫點點頭:“殿下說的也有可能,不過可能性不是很大。”
李泰搖叉。低聲說道:“我看未必,您想啊,一地派出兩個欽差,這本身就不合理。說白了小王就是來分功的,如今出了差錯,朝廷基本上不可能再派巡察使了
“殿下可不是分功的。”杜正倫笑著反駁:“沒有殿下,這含嘉倉是絕對沒人敢開的。“以工代賑,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進行呢。殿下不是分功來的,而是為災民造福來的。”
“談不上造福。盡本分而已。”李泰擺手笑道:“說到這含嘉倉,本王走以後,守官是否會繼續放糧,還猶未可知。趁著本王明日還在洛陽。杜侍郎要抓緊時間繼續向外運糧才是,哪怕先存放在附近的州府糧倉,也比等本王不在了,您和含嘉倉的守官扯皮要好
“嗯。”杜正倫點點頭,也贊同李泰的觀點。急忙說道:“殿下有心了,老夫現在就去安排,儘量的多運些糧食,以防萬一。”
李泰的提醒極為及時,杜正倫也沒把握在李泰走之後,含嘉倉的守官依然會讓他將一車車的糧食運出來。含嘉倉名義上是皇家糧倉,沒有李泰這個最受李世民寵愛的皇子坐陣,那位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