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8部分

芳姐索性起身走人了,這棋沒法在下了。這人用的著別人安慰嗎。

老尚書也沒心思同倒黴孫女虛與委蛇了,人家還著急回家準備接待北方大儒的事情呢,呵呵呵當真是天不絕人之路,有了謝大先生坐鎮,試問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就忘記了在文學界裡面也有他們自己人。

自家五郎師傅拜的好呀,真是太好了。早知道當初就是在多費點心思,讓自家孫子多拜幾個師傅,可惜那時候他老人家不知道會有一天直面天下的文學才子呀。

謝大先生進京,別說是老尚書重視,就是聖人朝堂也能激起一些漣漪的,這樣的文學泰斗到了哪裡不讓人重視呀。

能得老先生認可,招待好了這位老先生,那就是收買了一方文人士子的心。這買賣不要太合算。平日裡想都想不來的好機會。絕對是天下文人與朝廷雙贏的局面。

華二老爺今日下朝之後就被聖人約到了御書房裡面,名為君臣,可私下裡面兩人頗有知己相交的味道,當然了可能是華二老爺自我感覺頗好吧。

聖人是真的不把這位華侍郎當外人的,詢問的還算是直接:‘朕聽人說,遼東的謝大儒似乎這些日子就要到京城了。愛卿府上的小郎君是這位謝大先生的關門弟子,愛卿可是知道謝大先生這次來京城,所為何事,可是要盤桓些時日呀。’

華二老爺:“回聖人話,臣聽小兒說過,謝大先生本就帶著學生遊學的,聽聞京城最近才子,名仕聚集。趕巧距離京城不遠,索性小兒功課需要指導,先生才有意盤桓數日的。”

聖人忍不住抬眼看向這位愛卿,是不是太不謙虛了,合著人家謝大先生過來京城就是為了給你兒子指導功課的呀。這話真的好就這麼舔著臉說出來嗎,愛卿不要太實在。

誰讓人家兒子拜了個有名氣的師傅呢,聖人也有些嫉妒的,不太是滋味。愛卿生了個好兒子。

聖人:“朕久仰謝大先生的風采,數十年如一日在邊陲之地為我大梁教化子民,可惜先生久居邊陲。朕又無暇分身,遺憾不能瞻仰先生的風采,”

華二老爺:“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得見天顏,那是臣子,百姓的福分。謝先生想來也是同聖人一樣的心思,盼著能得聖人召見,得聖人真言。臣願引薦先生拜見聖人,還請聖人看在先生久居邊陲,來往京城不容易的份上,能夠拔晨見上一見”

聖人簡直不要太滿意,有個會看眼色的臣子,知己當真是作為上位者的驕傲,關鍵是有面子,還方便。

聽聽這話說的,誰不愛聽呀:“好,好好,愛卿說的不錯,先生久居邊陲,不為名利,教化子民,朕一直記得謝大先生良苦用心,自當一見。”

邊上的大太監,都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這位華侍郎,那怪人家能夠榮寵不衰,聽聽這話說得,若是後宮的嬪妃有這位侍郎一半的眼力,估計這大梁就要出來一位奸妃了,幸好這位侍郎不在後宮混。

回府後,華二老爺也不是那麼有把握的,這年頭的大儒可不是那麼好說話的,哪個大儒沒點怪脾氣呀。

話既然說出去了,總要同兒子瞭解一番,萬一先生不給面子,可是會打臉的。

書房裡面華二老爺同兒子詢問:“你家先生可曾說過對朝堂如何看法呀。”

五郎對自家老爹從來都是知無不盡的:“兒子還小,先生直說讓弟子們好生學習,並沒有說過朝政。”

好吧這位大儒是個謹慎的,更說明是個明白人。不議論朝政,這就是一種態度。難怪聖人對這位先生這麼有好感。

應該還算是好打交道:“你家先生這次進京可曾說有什麼要事呀。”

五郎說的非常的自信,還帶點小羞澀:‘先生就是惦念兒子,順便過來看看呀。’

華二老爺在生日面前這麼回答的時候都沒有臉紅,如今兒子這麼說的時候,反倒臉紅了,沒教導好呀,這孩子怎麼臉這麼大呀,謙虛懂不懂:“胡說,合該你去拜見先生才對。”

五郎嘻嘻一笑:‘先生是想過來栲膠兒子的功課。’

華二老爺笑了:‘這還差不多’在看兒子怎麼都是欣慰。

然後臉色緩和,稍微帶點得意,看看自家兒子多好呀,誰家師傅對弟子這麼看重呀,親自大老遠的過來指點功課:‘先生來了要好生招待,隨時侍奉在先生左右。你家先生可是個好說話的。’

五郎這次沉吟了,說了這麼多怕是這個才是重點呢:“先生對弟子,對兒子那是很好的,爹爹若是求先生的墨寶,那也是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