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採取姑息希特勒政策的英國,以及受到嚴重的內部政爭牽制的法國,最近都沒有表示有多大興趣要保衛奧地利獨立,如果希特勒動手的話。而現在,同巴本一起,德國軍隊和外交部裡過去曾對希特勒的巨大野心起著一些抑制影響的保守領袖也都去了職。許士尼格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但是,在他的限度以內,也還是個聰敏人,而且訊息很靈通,對他的日益惡化的處境並不抱什麼幻想。
正如他在納粹殺害陶爾斐斯後曾經感到過的一樣,現在又是進一步姑息這位德國獨裁者的時候了。
巴本雖然已被解職,卻提供了一個機會。他決不是一個捱了一記耳光而懷恨的人,如果這記耳光是上級打的。在被免職後的第二天,他就匆忙地趕到希特勒那裡去“瞭解一下情況”。2 月5 日在伯希特斯加登,他發現元首由於跟將軍們進行了鬥爭而“精疲力竭和心不在焉”。但是,希特勒恢復精神的力量是相當大的,這位被免職的使節很快就使他對一個建議發生了興趣,這個建議是兩星期前他們兩個人在柏林商談時曾向他提出過的:為什麼不同許士尼格親自解決一下?為什麼不請他到伯希特斯加登來親自談一談?
希特勒覺得這個想法有點意思,顧不得他才把巴本免了職,就命令巴本回到維也納去安排這次會談。
許士尼格立即答應了,但是,他的地位雖然是軟弱的,卻仍提出了一些條件,他必須預先知道希特勒希望討論的是什麼具體問題;他必須預先得到保證:1936年7月11 日簽訂的協定將保持不變。在這個協定中,德國答應尊重奧地利獨立和不干涉奧地利內政。此外,會談後發表的公報必須重申兩國將繼續遵守1936年的協定。這是因為許士尼格不願存到虎穴裡去播虎鬚的僥倖之心。巴本趕緊回到上薩爾斯堡去和希特勒會商。他回來時帶來了元首的保證:1936年的協定將保持不變,元首隻是想討論自從這個協定簽訂以來“繼續存在的那些誤會和分歧”。這並不完全符合這位[325 ]奧地利總理的要求,但是他說他對答覆表示滿意。會談定在2 月12日上午舉行。*2月11日晚上,許士尼格由他的外交部次長吉多·施密特陪同,在嚴守秘密的情況下乘專車前往薩爾斯堡,次日上午乘汽車越過邊界到希特勒的山莊去,後來事實證明,這是一次決定命運之行。
伯希特斯加登會談:1938年2月12日
巴本到邊界上來迎接奧地利客人,而且,許士尼格覺得,在這個結霜的冬天早晨的空氣中,巴本似乎“心境極為愉快”。巴本叫他的客人們放心,說希特勒這天情緒極佳。接著來了第一個警告。巴本和藹他說,元首希望許士尼格博士對3 位將軍偶然也在伯希特斯加登不要介意,他們是新任最高統帥部長官凱特爾、指揮駐在巴伐利亞—奧地利邊界軍隊的萊希蹈和主管該地區空軍的斯比埃爾。
巴本後來在回憶錄中提到他的客人時說,這是“一個似乎不大合他們胃口的訊息”。而據許士尼格的回憶,他告訴這位大使說,他不會介意,特別是因為他“在這件事上作不了多大的主”。許士尼格是一個那穌會薰陶出來的知識分子,* 他開始警戒起來。
即使如此,他也沒有防到會有後來發生的結果。希特勒穿著衝鋒隊褐色制服的上衣,黑褲子,旁邊站著3 位將軍,在別墅的臺階上歡迎這位奧地利總理和他的隨員。許士尼格覺得這是一次友好的然而拘泥於形式的歡迎。一會兒以後,他就單獨跟這位德國獨裁者在二樓的一間寬大的書齋裡了。從這個房間的一些無格大玻璃窗可以看到氣象雄偉、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以及山的那一邊的奧地利——賓主兩人的誕生地。
所有認識他的人都會承認,41歲的庫特·馮·許士尼格是一個禮貌周全的老派奧地利人。在會談開始的時候,他自然先來一陣彬彬有禮的寒暄,說幾句關於壯麗的風景、當天的好天氣諸如此類的話,恭維這個房間無疑是舉行過許多次重大會議的場所。但是阿道夫·希特勒打斷了他:“我們不是到這皇來談風景和天氣[326 ]的。”然後風暴就爆發了。據這位奧地利總理後來作證說,以後的兩小時“會談多少是單方面的”。
' 希特勒生氣他說' 你儘量避免採取一種友好的政策??奧地利的整個歷史就是一種不斷的叛逆賣國行為。過去是如此,現在也沒有好一些。這種歷史性的矛盾現象早已必須告終,現在是時候了。
許士尼格先生,我現在可以告訴你,我已下定決心要使這一切告終。德國是一個大國,如果它解決它的邊界問題的話,沒有人會出來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