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父親出生於一個窯工家庭。他做了十一年窯工,只念了三年私塾。1925年入黨後,在革命隊伍裡,他一直很尊敬和他一起同生死共患難的知識分子。他經常說:“我就是受知識分子出身的吝積堂同志的影響,在他的幫助下走上革命道路的。”早在鄂豫皖蘇區時,他尊重吳煥先、沈澤民、徐寶珊、鄭位三、郭述申等叔叔:“西安事變”期間,他讓王首道叔叔、李克農伯伯作他的高參,幫助他做主位一體“的統一戰線工作;1938年11月,進馬列學院學習,他非常尊重給他講課的教師們。1952年父親在大連休養時,王學文伯伯來看望他。他見到王伯伯,行了一個軍禮並尊敬地說:”王教師,您好!“1943年,在安徽淮南抗日根據地,一天宋亮叔叔(後來我才知道宋亮叔叔就是孫冶方叔叔)來看望父親,父親深有感慨地對我們說:”宋亮同志是我們黨的大知識分子,是有名的專家。“
�父親非常注意抓幹部的學習,特別對那些文化不高的叔叔們,他總督促他們學習,勸他們每天認一個字,不行的話兩天學一個也行。他一再說:“沒有文化不行,你連電報和報紙都看不懂,怎麼領會黨中央和上級的指示呢?又如何去帶領指戰員執行任務呢?”並語重心長地說:“革命需要有文化,有知識。”對戰士們的文化學習也抓得很緊,他說:“我們的戰士沒有文化,光靠樸素的階級感情是不行的。有文化才能提高覺悟,提高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