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在這四句銘文中,我們得見一位純粹文人的風骨,專業作家的精神,文學的神聖與傳承,只有在這樣的人的堅持下,才能成就。多希望今後的文壇,有更多的“王鼎鈞”。

人經風雨陰晴 文成鼎鼐滋味

黃萬華

王鼎鈞1925年生於山東蘭陵,自幼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1949年後到臺灣,1979年應聘至美國西東大學任教,之後定居紐約至今。迄今已出書近40種,在散文、評論、劇本、小說等領域都有過建樹,但尤以散文見長。

王鼎鈞的散文寫作有過相當長的累積。從20世紀70年代起,其散文被歸入以許地山為開山人的博學沉潛“寓言派”散文,被視為“人生說理”的代表作。80年代移居海外後,王鼎鈞不斷將文體實驗和語言修辭推入新境地,被視為“鄉土派”散文的代表。進入90年代以後,人們在他的散文中發現了出入於魔幻和現實空間的廣闊世界,發現了將民族審美心理推向陽剛之極致的藝術境地。從90年代末,王鼎鈞的“宗教散文”更是給他的“散文江山”籠上一層悟境。

王鼎鈞的散文可以歸入感時憂世的文學傳統,但又充滿現代生命體驗的孕育感。他激勵青年人要有“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勇”的人生,字句之間映照著作者全身心投入的體悟。他以“寫出全人類的問題”的胸襟來關注人生,文中躍動著切實有力的辯證思維。經歷了戰亂與憂患的王鼎鈞對於社會歷史、人生與人性有著深刻的省察與體悟,這使他的散文常呈家常話風,流露出一個散文大家的親民心態,滲透著對世態民心的真切體悟。

為人謙和的王鼎鈞以“蘭有劍氣,不能傷人”的獨異大氣,形成了其獨特的“鄉愁美學”,這也許是王鼎鈞海外創作對中國文學的重要貢獻。他的“鄉愁美學”孕成於“經歷七個國家、看五種文化、三種制度”的人生經歷,也雜成於一代中國人跨越幾個時代的幾度漂泊中。鄉愁在其筆下有著種種複雜的變奏,並將其融入人類的生命原型之中:由於原鄉的失落和尋找,人類在其生存中始終是漂泊不定的。

王鼎鈞自言:“我長期出入於散文、小說,戲劇之間兼收幷蓄的表現技巧漸能得心應手。重要的是,我覺得生命的酸甜苦辣已調和成鼎鼐滋味,心如明鏡、無沾無礙的境界可望可即。”正是這種心靈的“無沾無礙”和表現技巧的“得心應手”,配以全身心投入寫作,“把文字當作宗教”,使得王鼎鈞在溝通人生、藝術、宗教三者中呈現出澄澈、寧靜,他的散文迴盪於天地間的中國智慧和精神。

學者樓肇明先生有過一番議論:“人們熟悉作為散文革新家的余光中的名字,而另一位也許藝術成就更大、意境更為深沉博大的旅美華文散文家王鼎鈞,則是為內地讀者所知不多和相當陌生的了。”同時他也認為,餘、王二氏“共同為完成對現代散文傳統的革新,奠定了堅實隱固的基石。”

王鼎鈞小傳

袁慕直

王鼎鈞,山東臨沂蘭陵人,今屬蒼山縣。1925年生。抗戰軍興,去大後方投入李仙洲將軍創辦之國立第二十二中學,輾轉安徽、河南、陝西各地。初中畢業即輟學從軍,經瀋陽、天津、上海到臺灣。

幼年受沈從文作品影響,立志寫作;受夏丏尊影響,立志幫助文學青年。1949年到臺北,考入張道藩創辦之小說創作組,受王夢鷗、趙友培、李辰冬諸先生調教,奠定基礎,終身自學不息,力行不懈。詩、散文、小說、劇本及評論各領域均有涉入,最後自己定位於散文。己出版散文集二十四種,其它十六種。

曾擔任中國臺灣廣播公司編審組長、節目製作組長,中國臺灣電視公司編審組長,先後主編《臺北公論報》副刊、《徵信新聞報》副刊、《中國語文月刊》。亦曾為正中書局編審,及臺北三大文藝基金會評審委員。先後在臺灣文化學院、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講授新聞報導寫作及廣播電視節目寫作,亦為各種文藝營、寫作研習會上深受歡迎之講座。對創作風氣、欣賞水準影響廣遠。

王鼎鈞在臺灣為力行將小說戲劇技巧溶入散文之一人,對文體的混合(在臺灣)或有首開風氣之功。自稱“在媒體間忘返、在媒體中忘倦”,發現媒體特性處處影響文學作品之形式及內容,發為論述,促進媒體及文學之圓滿合作,亦主張作家對報紙廣播電視不能過分依賴,在當時皆言人所未言。所作論述得深入淺出、化難為易之三昧,可讀性高,雅俗共賞。長年浸潤,對文學尚有若干獨到的見解,發為隨筆雜感書評劇評,對同時代的人多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