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邊說著一邊伸手指向主控臺的螢幕,那上面顯示著中樞控制站的結構圖,而她手指的地方正是發電機和聚變爐交界之處,整個設施的最核心位置。
郝仁在設施結構圖上找了一番,終於確定出一條可行的路線:“那咱們就去那邊看看……終端你幹嘛呢?”
他看到資料終端不知啥時候飛到了一旁,正在那位死去艦長的骸骨周圍飄來飄去,並不斷用一道藍色光束掃描著對方的頭骨,於是好奇地問道。
資料終端一邊檢查一邊搭腔:“噢噢,沒啥,順便檢查了一下這個人的死因。這人應該是病死的,他的頭骨有慢性腐蝕的跡象,應該是生前的某種慢性病導致。”
“慢性病?”郝仁看了一眼那具倒在地上的骨骸,心中隱約有點在意:方舟的最後一任指揮官死於慢性病,而非他之前猜測的事故或者其他什麼意外,這其中似乎隱含著某種資訊。
但在這裡只有這麼一副骨架,所能得到的情報實在不足,縱然心中在意,他也想不出什麼頭緒來。
“先把他留在這吧,”郝仁對那具骸骨微微點頭,隨後邁步走向控制室的出口,“自律機械正在修理發電機,咱們趁這時候去看看薇薇安感應到的神器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一行人離開了控制室,向著反應爐的方向繼續前進,而與此同時,在方舟外面的太空中,大規模的工程作業也正在緊張有序地展開。
在接到郝仁的命令之後,諾蘭從機群那裡接管了一些工程型號的無人機,現在她正將這些效率奇高的“工人”們送到那些方舟上去。一個個銀白色的無人機從漆黑的太空中現身,就彷彿撲向獵物的蟻群一樣化作光流湧向那些體積龐大的方舟鉅艦,無人機們開始切割那些老飛船的外殼,後者漆黑厚重的裝甲板上不斷迸裂出彷彿星光一樣的明亮光芒,在太空中看去,宛如一場怪異的花火表演。
目前接受切割的是被確認已經毫無生命反應的飛船,因為不用擔心造成傷亡,諾蘭可以放心大膽地透過暴力破解的方式搞明白這些方舟的結構。而作為所有方舟裡最早接受探索的一艘,群巒號是被拆解最快、最徹底的。
現在這艘一百三十多公里長的星際鉅艦已經大變模樣,在成百上千臺礦業無人機的切割下,群巒號的外殼有三分之一都被剝了下來,它的前端暴露出一些複雜的機械結構,還可以看到一系列整齊的腔室:那些腔室之間以走廊相連,看上去應該是給人類使用的。根據這些結構判斷,方舟的“艦橋”在航行過程中曾經也有人值守,但或許是這過於漫長的旅程終於磨滅了導航員們的信心,最後方舟的乘員才全都躲進避難所裡,而把上層系統的統統交給了智慧主機。
巨龜巖臺號好奇地在群巒號的艦首周圍繞來繞去,一邊繞著它兜圈子一邊拍照留念。而在巨龜巖臺號的艦橋上,小惡魔伊麗莎白正百無聊賴地拽著滾的尾巴,一邊無視貓姑娘無力的反擊一邊嘀咕:“諾蘭姐你幹嘛呢?”
“留念啊,”諾蘭隨口答道,“作為一艘船,我把比自己大這麼多圈的同類都給拆了,你不覺得這很值得紀念麼?”
伊麗莎白想了想;“……但你不覺得你現在就像個把人扒光衣服之後拍裸。照的變。態麼?”
諾蘭:“……”
就這樣,不管是方舟內部還是外部,郝仁的團隊都在行動著。(未完待續。)
第九百五十章 不出所料的神器
無人機群在太空中施工的場面蔚為壯觀,成百上千銀白色的拆解者彷彿啃噬巨獸的白蟻一樣在那些方舟鉅艦表面撕咬、切割著,耀眼的切割光束點亮了每一艘鉅艦的外殼,將它們那已有一萬年曆史的沉重灌甲一層層地剝離下來。但這種拆解並不是為了破壞,而是為了研究和接管這些巨型飛船的系統。
當郝仁前去修理那些巨型發電機並尋找方舟深處的神器時,他也對諾蘭下達了一系列命令,他要諾蘭儘快搞明白這些方舟的導航系統並且接管每一艘方舟的操縱,至少要能控制著這些飛船飛往他想讓它們去的地方。為此,諾蘭首先拆開了群巒號每一組引擎和動力爐(引擎動力爐,而非避難所動力爐)附近的裝甲板,在查明這些老舊裝置的執行方式之後,她認為與其篡改這些方舟的老古董導航主機,不如直接切斷這些船的“神經線”,轉而讓無人機們在引擎和動力爐上安裝一套新的控制器。她的想法得到了巨龜巖臺號邏輯主機的支援,所以她現在正在將其付諸實踐。
工程無人機們用靈巧的機械手臂夾著一種被稱作“滲透芯核”的裝置飛向方舟鉅艦,並將這些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