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大致分成兩種。
一種說他有做曹操的機會,卻缺乏曹操的膽子,既然做了這種不成功便成仁的買賣,那麼就一頭黑到底,做他個梟雄奸雄,但他最後自己竟然死蠢地退了,簡直不可理喻。
還有一種則是從根本上否定了袁毅,認為他是年少氣盛,根本沒有考慮過後果就一頭腦熱的幹了,結果竟然還走了狗屎陰差陽錯的讓他得手了,得手之後的他自然沒有驚喜,因為接踵而至的後怕和接盤下來的爛攤子把這個不知輕重的毛頭小子給嚇慘了,最後只得聽他老子的一句勸退了下來,苟且一條小命。這種評價在海軍中下層支持者出奇的多,他們堅持認為袁毅是頂不住外海實權們提督的壓力不得不退的。
但是拜託,袁毅要真像他們想的不堪,能在駐紮大量精英部隊的燕京得手,你當那十六衛是吃乾飯的?好吧,作為好友的程蔚當初確實是防水了,但還有剩下的十五路部隊呢?
而且別忘了,是誰接下來把燕京附近幾個揚言滅了他的守將打的媽都不認識,乖乖做了階下囚,東部沿線最高指揮巴赫上將的仇不就是這樣積下的麼?他們也不動腦子想想,擁護袁毅的那些部隊是哪來的,全都是邊線沿海抽調過來的部隊,剩下的那些駐守的提督敢回頭,沿海防線還要不要了?
可以說,當時只要鎮守南部的鐵腕女王不動,這盤棋便塵埃落定。
而且就算鐵腕女王動了,有燕京附近的防禦佈局在,袁毅坐鎮海軍指揮部以逸待勞,勝負也不過五五開,好,哪怕袁毅最後輸了,那麼這個亞聯的掌權者也不過從他換到了另一個人的頭上,不過女王這個稱號,真的要坐實了。
然而當時的實際情況就是,女王連個口訊都沒有,所有本部發往南邊的求援信全都泥牛入海。
這就是邊疆實權大將,也可以說是“諸侯”的態度。
或許有人是不爽袁毅這麼高調的,但是這些邊疆守將比本部的人更清楚袁毅的難纏和厲害,貿貿然去只是自尋羞辱,西線最強硬的戰爭狂羅德中將按兵不動,閉口不談出兵討逆的事,北線最具權威的波拿巴上將一口一個“稍安勿躁”,“從長計議。”
開玩笑,巴赫那傢伙的下場不已經擺在那裡了嗎,他們一把年紀還丟不起這個人。
不過他們也有自己的算盤,明面上不動,但私底下已經開始聯絡其他人,夥同著集結部隊了,但是沒等他們商量出個對策有所作為的時候,袁毅突然宣佈罪孽已除要交還權柄,麻利地解除燕京的戒嚴和武裝,然後自縛元帥府向他的老子請罪去了。
這一個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幾個邊疆的實權大將拿起電文看了一遍又一遍:“這特麼會不會是袁毅那小子的陰謀,騙我們以為他大勢已去放鬆警惕,然後藉機將我們一鍋端?”
結果這群大佬收到接下來要求他們去燕京城商討如何處置袁毅的時候,全部選擇了無視——擦嘞,傻子才會信你們。
你真當我們不知道什麼叫做鴻門宴?
不去,不去。
最後,還是那些被解除了軟禁的官員被放回來,又帶回來了帶著海軍指揮部三樞機(海軍指揮部最高的三個權力部門,軍政局,三審衛,監察處)印戳的信函,才使得這些大佬勉強相信之前一朝得勢,幾乎顛覆政權的袁某人真的成了階下囚。
可這些大佬實在想不明白,袁毅這麼做的動機。
也確實,如果不是對袁毅這個人有很深刻的瞭解的話,尋常人是無法理解袁毅的苦心的。他們只當袁毅沒腦子,少擔當,卻不知情況其實恰好相反。
首先,袁毅肯急流勇退,是因為他本身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徹底地拔除掉了那些腐朽骯髒隱匿於海軍指揮部高層當中汲血的蛀蟲,一半為公心,一半為報殺妻之仇。
要是袁毅真像他們說的那麼心軟,就不會將那些被查有罪的傢伙統統斬掉,一個不留了。
說到那場血染指揮部的舊事,當時袁毅至少從上到下砍掉了一百多顆腦袋,從如今收穫多少的怨恨,就可以知道當時被變相軟禁的高官和將領內心是多麼的恐懼,原本高高在上的他們,只不過因為對方的一言,就變成地上無頭的屍骸。
而且袁毅的作法也是飽受爭議的,因為他直接繞過了三審衛的審判,即使他例句的證據再有理,別人也會認為他是在動用私刑。
原因無他,因為證據這種東西,是可以偽造的,否則還要什麼三審五查?
而袁毅當是的作法是一旦有證據能夠坐實了那幫人的罪名,那就直接殺掉了,沒什麼廢話好說的。這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