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我們才能輕鬆地上路。
根據佛陀教言,無明與渴望是苦的根源,因為不明白道理而執著,因此會產生種種慾望,可是無情的現實又不能一一滿足這些慾望。所以我們開始煩惱,直至痛苦,所謂“有漏皆苦”。
人生一世,能夠讓我們產生煩惱的原因多種多樣,任何會摧毀心靈平靜,帶來心理痛苦的心理狀態,讓心靈擾亂、煎熬,折磨,如此的感受,即是煩惱。
接下來,釋迦牟尼用他得道之後的大智慧替我們總結出生活中時時存在的五種根本煩惱。
第一種煩惱就是貪慾:它是對順境依戀不捨的心。我們對美麗的人事、愉快的經驗總有強烈的渴望。它似乎是天生的,不然自以為“聖哲”的孔老夫子也不會感嘆一句“食色性也”。打個比方,貪慾有如把你的心綁在外界的物體上,非常的難以去除。
不過有一點我們必須要清楚,無論你期望從父母、孩子、朋友、財富或資產中收穫什麼樣的快樂,只是暫時的,它們永遠都無法持久;如果生前你能有幸不失去,最後的死亡也會奪走一切。不管你身家多麼的顯赫,對財富而言,你只有臨時的保管權。就像你背上沉重的貸款,去購買你所滿意的房屋,然後耗盡精力、體力、財力把它裝潢成“屬於”自己的宮殿。其實不論你是否千金散盡,買回來的只是居住權和使用權,而最後決定這幢房屋命運的人,根本不是你。
聰明一點的人不難發現,對貪慾的執著毫無意義。
第二種煩惱是嗔恨:它是對逆境厭惡難忍的心。當我們對某人生起嗔心時,你的嗔恨或怨氣並非與生俱來地存在於他的身上,而只存在自己的心中。當你一看到他,你的念頭便全落在他過去曾經傷害過你,未來可能會傷害你或此刻正在傷害你的種種思維上,連一聽到他的名字都會讓你抓狂。如果你緊緊抱著這些念頭不放,怒氣很快就會爆發出來。結果你會有一股無法抵禦的衝動,無所謂他和你的關係是否親密,在那個時刻,你只想用最惡毒的語言咒罵他,如果怨氣的濃度再高一些,你甚至會隨手操起一樣傢伙去招呼他,心裡想著:“我真想殺了他!”
憤怒是心情極度不調和的狀態,非常的粗暴而不平靜。和貪慾正好相反,貪慾是遇到快樂的境界,你拼命追求;嗔恨是遇到厭惡的境界,你想要拋棄,但又丟不了,於是嗔恨。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模組三:集諦……在困境中放鬆心靈(2)
第三種煩惱是驕慢:這是一種驕傲而自滿的心理狀態。基於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對自己的階級、地位與學識志得意滿,瞧不起別人。無論是否真正有所獲得,只是陶醉在對自我的得意洋洋之中。
一旦我們得到某種令人稱讚的特質,譬如某些特殊的知識或技能,立刻生起的驕慢心會損壞任何可能出現的積極意義。我們很容易被功高傲慢所壓制,被自己的美麗、知識、博學及權力完全地迷惑。
在職場中,驕慢經常會以下述三種情形呈現:
1。有些人很有能力,才華洋溢,高人一等,於是常常看輕別人。
2。有人的地位很高,你以為跟他平起平坐,結果你覺得自己了不起。
3。自己比別人差,但不認輸,卻認為他人沒什麼了不起,我只是不做而已。
驕慢的人非常自大,而且時常會自我膨脹。所以不管你具有任何有限的、不穩定的才華,都絕無理由為之驕傲。藏地流傳著一句很美麗的諺語:“就像山峰上永遠無法聚水,在驕傲的峭壁上也永遠無法凝聚真正的價值”。
第四種煩惱是愚痴:是一種對於智者、真理以及自己獲證真理的可能性猶豫不決的心。比如聽到四聖諦的道理,有人就懷疑是不是這樣呢,不能肯定;或者,他也接受這個道理,但又懷疑自己能不能透過實踐去證得。懷疑是不可避免的,對於未經親身證明的事情多少會有懷疑,但是一個人如果光是懷疑而不去了解,那麼這個懷疑便永遠不能消除。
從這個方面理解,我們就像手中握有一顆珍貴寶石的乞丐,卻不知其價值而將它丟棄一樣無知。
幸好這還不算太慘,最嚴重的愚痴就是是非不分,人家告訴你正確的道理,你以為是錯;人家欺騙你的錯誤事情,你卻認為是對;愚痴到這個地步,幾乎無藥可救。
最後一種,也是最可怕的煩惱就是嫉妒:嫉妒心理是在自己不如別人優越而有了失落感時才會產生的。嫉妒心是對某些方面超越自己的人的一種忌恨,是對無意或有意競爭者的一種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