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這就是所謂的“戰略轉型”。
經濟發展和市場成熟要求辦報理念更新
向熹:週末的生存與發展,不但取決於操作層面的微觀因素,同時也取決於包括政治資源、指導思想在內的宏觀因素。週末事業的發展需要這兩方面的基礎。就微觀而言,題材、操作、立場等對媒體的生存與影響力的形成相當重要:“題材”是先天性的決定因素,“操作”與“立場”是後天性的決定因素,而“題材”的核心是“線索”。若“線索”來源不暢、種類不豐富,將嚴重製約報道空間,進而影響媒體發展。而從宏觀而言,政治環境、辦報指導思想等因素對週末生存發展的影響在相當程度上又來得更為深刻、深遠。
南方週末報系:培育全球(2)
南方週末已踏入22個年頭,考察其各方面的歷史變化對於今後發展方向的考慮與選擇具有獨特的參考作用。從新聞線索來源和報道內容看,在以文化娛樂為特徵的時期,線索主要靠作者;在以輿論監督為特徵的時期,線索主要來源於讀者來信來電,同時同行在當地不能發的新聞也是重要的線索來源。這種狀況與週末得天獨厚的地域環境有關,同時這又註定週末的先天不足:在改革開放的熱土上獲得較為寬鬆的辦報地域氛圍,但與中央各部委、各省市缺乏天然的體制聯絡。這種生存條件促使週末進行新聞改革的探索,取得很大的成果。但是,中國社會存在“體制外”、“體制內”的分野,這已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現實。一方面我們希望這種心態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存在,另一方面,身處這個時期,做一份報紙,必須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否則,就會進入一個惡性迴圈。
隨著形勢的推移,客觀上很多“猛料”類的線索用不上,網際網路的發達及各地都市報的興起,使得獨家線索越來越少,而真正各地都發不了的題材,南方週末也同樣用不了。於是從別的媒體上觀察到的二手線索成為付諸新聞操作的主要線索來源,這既缺乏一手的社會線索,也缺乏來自中央部委辦和各省市的權威資訊,這種狀況使得《南方週末》面對其他媒體的優勢越來越小。而在這個優勢縮小的過程中,《南方週末》卻在進行著時政新聞的培育,進行著從“鬥士”向“智者”的轉型,進行著將核心競爭力從“新、銳”到“視野、見識、情懷”的調整,進行著影響主流人群、推動中國進步的努力。很顯然,在這樣的轉型過程中,這已經不是優勢縮小的問題,而根本就是劣勢。
因此,南方週末絕不讓自己被打上“體制外”的標籤,它有超越性,它屬於所有關心中國發展的讀者,它見證了,也將繼續見證一段中國歷史上艱難而偉大的時期,它將扮演這一時期思潮及大事件的記錄者、觀察者和時代程序的參與者。這是一個嚴肅媒體的本分。
範以錦:《南方週末》是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一起成長的一份報紙,一定要將其經營好,保護好。要從國情出發,要與維護黨和國家的一系列決策相適應。週末是廣東改革開放的新思維、新成果的反映,是南方報人奉獻給全國讀者的文化大餐。我們要看到,改革開放初期廣東先行一步的嘗試能夠得到中央和兄弟省市的支援,那是因為全國有部分地區的體制還沒有完全放開、市場還沒有發育成熟,我們廣東大膽的嘗試是在推動體制的創新和市場機制的建立。《南方週末》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發展起來的,我們一紙風行高歌猛進,實際上也是在履行著推動體制創新、推動社會進步的功能。
隨著經濟的發展、體制的完善、市場的成熟,先行一步的廣東在很多新興領域已經和兄弟省市站到了同一個起跑線上;而作為廣東新思維在全國反映的《南方週末》,也和很多專業報、都市報以及週刊、週報站到了同一個起跑線上。這個時候我們再以體制外的線索、內容乃至理念去報道、點評、監督已經發展成熟的體制內的物件,肯定不可能再贏得過去某一特定時期的喝彩和支援!用習慣性的方法和理念去反映已經成熟發展的社會,是非常被動的。我們要為過去的輝煌而驕傲,但我們決不可能被習慣性的方法和理念所束縛。過去中國的改革需要批評現實來推動創新發展,現在我們的社會需要什麼?需要《南方週末》這樣的品牌媒體做什麼?有一些東西現在報出來,會引起社會震盪的,我們不能報。我們要順應歷史的潮流,理念上的與時俱進非常重要!
要在遊戲規則內把國內外重大事件做得更好
向熹:週末生存發展的狀態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在市場上獲得廣泛影響的同時,卻屢屢出現危機,並遭遇邊緣化的危險。只有堅持既走市場又把握好政策這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