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章 臨別前的談話

在這兩天的時間裡,有了夏風開路,不管是哪裡,都是一路暢通無阻。

除了新定書院,不管是養殖場,亦或是鋼鐵廠、紡織廠等地方,夏哲威都親自去參觀了一番。

每每看到新鮮的東西都讓夏哲威和宇文烈一陣詫異。

伴隨而來的,是夏哲威和宇文烈的一系列問題。

而夏風也儘量解答。

特別是鋼鐵廠,雖然時間比較倉促,但是也足夠安排好一切了。

要不是時間不夠,張益達還想讓人拆掉高爐。

當夏哲威進入鋼鐵廠的時候,只看到鋼鐵廠裡那顯眼的高爐。

夏風自然不可能全說實話,只是以高爐可以加快鐵礦融化為由糊弄了過去。

而鋼鐵廠裡生產的都是大小不一的水管。

因為夏風在這期間也和夏哲威說了一些新定特區以後的規劃會需要大量的水管,而夏哲威在新定酒店裡見過水管,也就沒有懷疑其他。

而夏哲威的最後一站,則是守備軍駐地。

除了早就被夏哲威所知的馬蹄鐵,其他的新式武器全都沒有展露出來。

守備軍的操練也只是和大夏普遍使用的操練方法一樣。

饒是如此,夏哲威也能隱約看出守備軍計程車兵的戰力頗為不俗。

當天晚上,吃過晚飯後,夏哲威並沒有立刻去休息,而是來到了夏風的書房,坐在了夏風平日裡經常坐的位置上。

“朕明日即將返回京城。”夏哲威看著夏風,繼續說道:“在定州的這段時間,朕也算是大開眼界了,不過你切不可驕傲自滿。”

夏風點了點頭,鄭重說道:“父皇放心,兒臣明白。”

“能做到這樣的地步,想必你也有自己的考量,不過你跟朕說實話,這鼓勵經商真的合適在整個大夏推廣嗎?”夏哲威目光灼灼的看著夏風,神情頗為嚴肅。

定州商業的繁華是顯而易見的。

而定州農業賦稅卻是連朝廷的一半都不到。

大夏的賦稅制度和華夏古代唐朝的租庸調製幾乎如出一轍。

它規定百姓每年要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量的穀物,稱為租,服一定時間的徭役,稱為庸,繳納一定數量的絹或布,稱為調。

這種賦稅制度雖然算不上覆雜,但是對於畝產本就不算高的大夏百姓來說依然是很大的負擔。

夏哲威在即位之後也想降低賦稅,減輕百姓的壓力。

不過這樣一來,使得朝廷所得的賦稅大大降低,入不敷出。

不得已之下,這樣的賦稅制度沿用至今。

在這期間,他也詢問過夏風定州的賦稅制度。

當他得知定州的百姓如今只需要繳納農業賦稅,而不需要繳納絹和布以及服徭役的時候,當即就不淡定了。

更讓他驚訝的是,如今定州官府的賦稅,七成以上都是商業稅所得。

“父皇,兒臣認為完全可行。”夏風毫不退縮地與夏哲威對視:“只有商業繁榮,大夏才能更加繁榮昌盛,朝廷可以透過商業稅收增加收入,在這個時候,也能適當降低百姓的賦稅,讓他們的生活壓力大大減輕。”

夏哲威微微頷首道:“但此事關乎重大,還需從長計議,回京後,朕會召集大臣們商議。”

商人在大夏本就是下九流。

而且自古以來,重農抑商就是主流做法。

在此之前,大夏朝廷上下包括夏哲威對於商人都是不屑一顧的。

認為商人普遍都是趨利避害的群體,而且在賺取大量財富之後,會幫助一些覬覦權力的人密謀造反,對大夏的穩定產生威脅。

定州只是一個州府,相對於整個大夏來說,掌控起來更加輕鬆。

商人就算是賺了大量的錢財,也翻不起什麼風浪。

但是大夏的疆域遼闊,有些地方是朝廷無法完全掌控的。

雖然收取商業稅產生的影響很有誘惑力,但夏哲威不得不謹慎對待。

“父皇,商人重利不假,但只要朝廷在鼓勵經商的同時,監管得當,並且頒佈相關的政令,就不需要擔心這些。”夏風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當然知道夏哲威擔心什麼。

只不過現在決定權都在夏哲威的手中,聽與不聽,都是夏哲威的選擇。

夏風當然希望大夏發展的更好,讓底層的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於是夏風繼續說道:“父皇覺得是官吏重要還是百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