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③,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陵,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父。極天下之噴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註釋】
①情偽:真情假象。②蘊:內涵。③形而上者:思想、觀念等沒有確定物象的意識形態。道:理論,原則。形而下者:可見可觸的具體物質。器:具有實用性的物質。
【譯文】
孔子說:“文字不能完全表達語言,語言不能完全表達意義。”那麼聖人的意圖就不能表現出來了嗎?孔子說:“聖人創立卦象是為了充分表達意念,設定六十四卦是為了充分表達真偽,加上文辭是為了充分表達要說的話,使卦史變化相通是為了充分顯示有利之處,激勵人們是為了充分顯示它的神奇。”“乾卦”和“坤卦”集中體現了《易》的內涵嗎?乾坤確定了秩序,《易》的原則就以它為基礎。乾坤毀滅了,那麼就無法體現《易》的原理。
《易》的原理體現不出來,那麼乾坤差不多就要停止運動了。因此,形而上者叫做道,形而下者叫做器,將它們結合調節叫做變,推演運用叫做通,在民眾中實施運用叫做事業。所以,卦象是聖人用來顯示天下萬物繁雜的現象,模擬它們的外形面貌,反映事物的特性,因而叫做卦象。聖人用來顯示天下萬物的運動變化,觀察它們的普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