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洞閒言
李老掌櫃,趙氏,李貞娘一行人到得徽州時,已是十一月末了,而羅文謙因著去石州一趟,錢莊積下了不少的事情要解決,自要遲一點再回來,如此的,李景福便也在南京多守一點時間,到時跟羅文謙一起回徽州。
而隨貞娘他們一起回來的還有羅平安和平安嫂。羅平安兩夫妻早些回來是要來通知羅家的三叔公,幫羅文謙備齊年節禮,等羅文謙一到,就可以按規矩給李家送禮。
這種年節禮一般是女婿給岳家送的,從訂親就要算起,本來也只是普通的一個禮節,並不算什麼的,只是因為這回李羅兩家訂親是在南京,在加上當時也有些事急從權的味道,也就是簡單的操辦了一下。
而徽州這邊一向重禮,如此的簡單,難免會讓人覺得羅家輕視了李家。所以,在南京時,羅文謙就跟李景福說好,這年節禮送重一點,場面也弄大一點,到時羅家三叔公也出面,然後李家這邊的親戚也都叫上,算是再走一次過場。
對於羅文謙這個提議,李家自不會推辭,畢竟這對貞娘是有好處的,貞娘剋夫的名聲且不說,終歸是被退過親的,之前訂親程式弄太過簡單,還是李家七祖母主動到南京那邊的,難免讓人嘀咕著,那到時候,貞娘嫁進羅家,說不得也要被人看輕,因此,羅文謙這個提議倒是正合了李家人的心。
因此也就說定了。
此時,李家一行人在漁梁碼頭下船,天就開始飄起了碎雪。
“平安嫂。下雪了,你不如今天就先在城裡等到雪停了再回村吧。”貞娘站在碼頭上看著天空灰濛濛的道,看這天,似乎要下大雪了。
“不了,我看這天是要下大雪了,從這裡到我們羅村也不過七八里路,趁著雪還沒下大。叫個車子,一會兒就到了。”一邊的羅平安道。
“嗯,倒是也,我也瞅著這天要下大雪。早點回去也好,省得反而最後阻了路。只是這天氣你叫車不好叫,這樣,我們墨坊的車來接我們了,你跟我們一起到城門口,然後再讓大牛送你們去羅村。”一邊的李老掌櫃的道。
大牛便是李家墨坊派來接李老掌櫃一行的。
“嗯,成。聽老爺子的。”平安嫂跟李家來往慣了,熟的很,也就不客氣的點頭。
於是一群人上了馬車。羅平安就坐在車頭跟大牛並坐著,一路朝城門口去。
而路過羅家羅夢真那貞潔牌坊時,貞娘才發現,當年去南京是看到的殘敗牌坊。此時已是坍塌了,幾塊大石也不見了蹤影,顯然是不曉的被哪一個拿回家裡做地基了,牌坊沒了,這或許也是天意。
醜婆的事情,那日喝過酒後,李家人自是跟羅文謙說了。羅文謙於醜婆相認,也是頗為激動,只是醜婆住慣了李家,再加上她的事情雖然不算太欺君,但大肆宣揚也就沒必要了,總還是要顧忌著一點的。
所以,最終醜婆還是留在了李家,私下裡,趙氏跟貞娘說,等到貞發娘嫁給羅文謙,到時候,醜婆自是要跟著一起回羅家了。
而果然的,等馬車到得城門口時,那雪便紛紛揚揚了起來,最後竟是鵝毛飄飄。
“哇,這雪下的爽利。”坐在靠車門邊的平安嫂道,在徽州很少見到這樣的大雪。
“瑞雪兆豐年哪。”李老掌櫃的也是有興奮的道。隨後李家幾人就下了馬車。
“這麼大的雪,我們另叫馬車吧,這城門口到李家大宅也還有一段路呢。”羅平安道。
“這雪這麼大到哪裡叫車啊?便是有車怕也不願走,怕回不來。”李老掌櫃的道,隨後又說:沒關係,我們從城門洞巷子這邊走,這巷子裡露天的地方不多,而出了巷口,再過去就並不太遠了。”
李老掌櫃說著又叮囑趕車的大牛:“到了羅村,要是雪還大著,就讓他先待在羅村,等雪停了路好走了再回來。”
“嗯,我知道了。”大牛應著。
見得李老掌櫃的這麼說,那羅平安也不再多說了,坐在馬車上從李家人揮手道別,隨後又跟大牛坐一起,羅平安也是駕車,正好換換大牛。
而李家一家人帶著幾個夥計和行禮便進了城門洞巷。
“老掌櫃回來啦?”一巷子都是熟人,見到李家一行人都打著招呼。
“回來了,這不是快要過年了嘛。”李老掌櫃的亦笑著回道。
隨後一路走一路的招呼。
不一會兒就到了水伯的老虎灶前,老虎灶門口依如既往的蒙著水霧,都是水蒸汽鬧的,尤其這個雪天,老虎灶裡整日都燒著熱水,一眾人都聚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