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已經被幾次戰亂燒得差不多了,但僅是剩下的那些,也是普通人根本看不到的絕密檔案,想修史的學者夢寐以求的資料。
一聽到這個訊息,謝承立刻把孫泰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在他看來,孫紹只要願意推薦他,天子只怕不會推辭的,這事基本就定案了。
丞相虞翻帶著百官見完了王駕之後,孫紹回到後殿,一年沒有住,雖然宮中每天都有人打掃,卻多多少少缺了幾分人氣,原本氣相便不威嚴的越王宮顯得更加破敗,孫紹揹著手,緩緩的在宮中行走,張昭、張承父子一左一右的陪著。
“仲嗣,你來得正好,老師年高,南海事繁,我不忍心讓他再受累,你正當壯年,有沒有興趣去南海?”
張承猶豫了一下,轉過頭看了一眼張昭。張昭臉皮有些黑,但是情緒還好,他摸著鬍子沉吟了片刻:“大王,仲嗣初到越國就擔此重任,恐怕不太合適吧?依我看,還是讓他再鍛鍊兩年,按照越國的考功,一步步的升遷比較好。”
孫紹掃了張昭一眼,嘴角一挑:“老師,你不用擔心別人說閒話。我讓仲嗣去南海,也不是一下子就把擔子壓到他身上的。”
張昭哦了一聲,沒有再吭聲。他現在雖然是南海督,但是兵權全部在鄧艾的手上,他心裡也有數,鄧艾是孫紹的愛將,這次只帶了一千多人就平定了南海,不論是能力還是資歷,都是年輕人中的佼佼者,南海督遲早是他的,自己不過是開道的。再說了,他對天天和那些野人一樣的土著打交道也煩,這次趁著回錢唐參加大閱兵的機會,向孫紹提出請辭,要回家養老。孫紹大概有些不好意思,要讓張承去南海。不過,張承到南海就不是南海督了,他根本不夠資格,如果不出意外,鄧艾將順理成章的成為南海督。
“士載來信說,沒有老師坐鎮南海,他一個人很吃力,我想著,讓仲嗣去幫他,老師你看行嗎?”
“仲嗣能幫什麼?”張昭更不高興了,老子給鄧艾鋪路,怎麼還要張承給鄧艾壓陣?我們家兩父子都為鄧艾做墊腳石?
“做長史。”孫紹從容的笑了一聲:“老師覺得如何?”
張昭皺著眉頭,還有猶豫,張承卻嘆了一口氣,看來父親被孫紹尊敬得過頭了,這麼好的事情還在挑三撿四。自己剛從吳國過來,一躍而成為南海督的長史,這是多好的機會啊。長史通常就是副手兼監軍,這是孫紹對他的信任,他還猶豫什麼。
張承對張昭使了個眼色,笑道:“大王的信任,臣感激不盡,只怕初來乍到,擔不起這樣的重任,我還是先到南海做一個小吏,熟悉一下情況再說吧。”
孫紹笑了,轉過臉看著張承:“仲嗣,你的能力我還能不知道?好好去做吧,我相信你以後能和老師一樣,成為一方重臣的。”
張昭這才露出了笑容,孫紹這等於是向他許諾,只要張承幹得好,前途不用擔心。他相信張承的能力,肯定不會辜負他的期望。
“老師,你呢?真的打算養老了?”孫紹笑嘻嘻的看著張昭,神色中多了一份調侃:“要說年齡,老師六十有九,想要退隱也是情理之中,可是老師身體康健,依我看再做幾年也是沒有問題的,現在就退休未免有些可惜。要不你還是再辛苦幾年吧,父子仨同為兩千石,這樣的盛事可不多見啊。”
張昭得意的撫了撫鬍子,眉眼靈動起來。
“這次征服扶南,天子要升我做大將軍,被魏王曹操勸阻了。我雖然對什麼大將軍的不感興趣,可是他這麼搞,我還是很不高興。”孫紹重新在前面慢慢的走著,語氣也是淡淡的,但是其中透出來的不快卻非常明顯:“年初賈太尉病故了,丞相楊公也已經八十有三,很難說什麼時候就會棄世。楊公在,我們都影響不了朝庭,楊公如果去了,那我們除了進貢之物,是不是隻能任人宰割了?”
心情大好的張昭一聽這話,立刻眉毛一豎:“大王有什麼打算?只要老臣能夠效勞的,老臣一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孫紹忍不住笑了,搖搖手道:“也沒那麼嚴重啦。洛陽雖然事多,卻也沒有那麼兇險。老師德高望重,如果能以洛陽任職,必然和楊公一樣成為國家柱石。我這次請天子出巡,到東海來大閱兵,就是想趁機和魏蜀吳商量一下洛陽的政局。”
“大王有什麼計劃嗎?”張昭追問道。
“計劃倒是有一點,只是怎麼實施,能不能辦成,現在我還沒有底。”孫紹輕聲說道:“朝庭有三公,有大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貴職,要想能影響到朝庭,至少要控制這幾個職位。曹操之所以不願意我就任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