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很樂意把天子這個包袱甩給劉備。從這個角度來說,孫紹那麼爽快的從襄城趕回樊城,放著近在咫尺的迎駕大功不要,似乎也就很好理解了。
殷觀想得很多,但是他也深知關羽的脾氣,深怕說得太直白了,關羽會不舒服,所以他拐著彎提醒關羽,不要好心辦了壞事。
可惜,他還是低估了關羽。
一聽到殷觀的這句話,關羽的臥蠶眉就豎了起來,他勃然大怒:“自黃巾以來,主公征戰垂三十餘載,大小數百戰,無數次的陷入死境,難道他是為了自己嗎?他是皇室貴胄,身上流的是高祖皇帝的血脈,這些年一直心懷漢室,無時不刻不為天子為奸臣挾持所痛哭,如今天子就在眼前,他如果聽到訊息,必會日夜兼程的趕來見駕。我雖然只是一個蕩寇將軍,但我與主公義為君臣,恩若兄弟,他的心情我能不清楚?我去請見天子,與他見天子有何區別?”
關羽不由分說的一通怒斥,把殷觀說得啞口無言,這些道理聽起來好象挺象那麼回事,但是殷觀知道,這些都是關羽自己的想法,未必就是劉備的想法。關羽的特點就是太自以為是,他總覺得劉備的屬下之中,只有他最瞭解劉備,劉備也最信任他,其他人都不如他們之間的感情深,就連張飛都要略遜幾分,所以他對劉備忠心不二,與其說他是劉備的臣子,不如說他是劉備的兄弟,是不姓劉的宗親。問題是這只是他自己的看法,劉備是不是這麼看,又有誰知道?這麼大的事情,別說你不是親兄弟,就算你是親兄弟,你也不能越俎代庖,替劉備做決定啊。
殷觀惱火得要命,絞盡腦汁的想勸關羽,可是關羽根本懶得再聽,只給了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入城請見。
殷觀仰天長嘆。
第二卷 揚帆起航 第九十二章 各懷鬼胎
第二捲揚帆起航第九十二章各懷鬼胎
十一月下,一匹滿身是汗的快馬象風一樣衝進了剛剛恢復了平靜沒多久的成都城。
時間不長,軍師將軍諸葛亮就被召進了益州牧府,一進府,諸葛亮就感覺到了氣氛不對勁,從劍閣回來之後一直在養病的劉備顯得十分焦躁,象頭困獸似的在屋裡來回打著轉,步子邁得又快又急。一看到諸葛亮,他就大步迎了上來,一把揪住諸葛亮的袖子,將他拖到案前,指了指案上的一封漆著三首硃砂的急報連聲說道:“孔明,你快看看,你快看看。”
諸葛亮看著空蕩蕩的大堂,忽然覺得一陣激動。以前遇到這種事的時候,法正都是劉備考慮的第一人選,而現在法正病故了,他諸葛亮成了劉備最倚重的智囊。
諸葛亮低下頭,迅速的開啟急報看了一眼,頓時倒吸一口涼氣,半晌沒有說話。他忽然有些不祥的感覺,驚恐的看了一眼劉備,從劉備的眼中,他看出了同樣不安的心情。
這份漆著三道硃砂的急報是關羽從南陽發來的。
關羽說,他擊破許縣之後,從曹操手中救出了天子和百官公卿,隨後曹操親率大軍從洛陽出發,火速向許縣逼來,夏侯惇率三萬大軍從江淮方向趕來,他兵力不足,又要分兵護衛天子,所以只能在他們到達之前退回南陽宛城,徐晃佔據了新野,會同隨後趕到的夏侯惇堵住了他的去路,現在天子在宛城翹首以盼,希望劉備前來救駕,以免再次落入曹操之手。
關羽還說,天子承諾,只要劉備能保證他的安全,他願意封劉備為王,永鎮益州、荊州,同時宣佈曹操為國賊,命劉備討伐之。
“主公打算怎麼辦?”諸葛亮小心翼翼的問道。
劉備的眉毛顫了顫,眼角一陣陣的抽*動,他現在惱怒異常,關羽給他出了一個大難題。且不說他心裡從來沒有迎回天子的打算,就算有,現在也很難處理。天子要宣佈曹操為國賊,讓他去討賊,可是天子除了一個王爵之外,還能給他什麼?有兵嗎?沒有有糧嗎?沒有這也沒有,那也沒有,拿什麼去討伐曹操,就憑一道詔書?沒有實力做支撐的詔書,連一張廢紙都不如。
劉備有自知之明,他和曹操、孫權三家之中,曹操的實力最強,而他的實力最弱,就連孫權的日子都要比他好過許多。這一年多的仗打下來,益州已經被打廢了,沒有兩三年的時間根本緩不過這口氣來,這時候別說去打曹操了,能頂住曹操的攻勢,保住益州就很不容易了。
去南陽救駕?笑話
可是不去救?那恐怕日子更難過。他劉備除了一個皇室的名號,還能有什麼,如果他現在見死不救,那他以前所做的一切就都成了空的,不要曹操來攻,他手下馬上就會分崩離析。
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