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第一部分:致中國讀者致中國讀者

《真相——裕仁天皇與日本侵華戰爭》一書聚焦於日本一位不同尋常的政治領袖的性格、行為和思考方式,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解讀20世紀的日本社會和政治。全書關注的中心在於昭和天皇是如何在近臣的幫助下為自己開創了一方政治空間,並從此(在這片空間裡)逐漸成為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在決策過程中行使了領導者的權力。他不僅在統治的前20年裡,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扮演了最為重要的公眾角色,而且,作為一個在幕後操縱局勢的首腦,當形勢危急的時候,他往往傾向於服從軍部所主張的政策導向。這與明治天皇的親英美路線完全背道而馳,而這位祖先對裕仁的個性有著極大的影響。

這部批判性傳記的三角結構還凸現了另一個重要主題。在這裡,我們需要從三種交叉的路徑來了解這位天皇。他是一個很有特性的存在——身處一個複雜精細、等級鮮明、協調一致的決策系統的中心,掌控著真正的權力。他代表了一個有著自己的目的論和獨特的正統化模式的官僚政治制度,這種制度在戰時條件下發生了轉化。同時,他又體現、表達並鼓勵了一整套美化20世紀30—40年代初侵略戰爭的思想言論,他統治的每一個階段都遏制了日本民眾民主主義思潮的發展。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日本統治集團對君主政體在裕仁的父親——1912年登基、患有慢性病的大正天皇統治下延續問題的擔憂,影響了對裕仁的培養和教育。書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主要講述了對裕仁的教育以及他如何演變成一位精悍活躍的天皇的過程。這一部分的探討為下一步的考證奠定了基礎。第三部分記述了在秘密狀態和無責任體系背景下,寡頭政治有關戰爭的決策是如何作出的。書中至關重要的、關於戰爭的章節揭露了天皇作為一個機會主義者,缺乏清晰的道德原則的史實,這些道德原則本來是有可能將他與日本社會中支援侵略的力量區別開來的。對於中國讀者來說,這些章節中提及的許多問題都有著意義深遠的重要啟示。其中包括日本對皇權及其佔有者虔誠的崇拜;東京方面以“自衛”名義發動的日本對滿洲單方面的接管;日…中戰爭中,日本違反戰時國際法的行為;還有依然充滿爭論的南京大屠殺——關於這一事件,至今找不到能證明天皇曾就此開展過任何調查活動的公開線索。第三部分還論及了日本向南推進過程中日本海軍的政策,在1939年初日本帝國海軍佔領了中國南海的海南島之後,這個政策直接導致了珍珠港戰爭的爆發,並將日本的亞洲太平洋戰爭帶入最後階段。

總而言之,本書激發讀者去正視戰爭是如何被正當化的,日本國家首腦及其近臣們的歷史是如何被篡改的問題。在闡述這個問題時,我希望將裕仁作為一名特別的戰爭領導人而對其進行重新評價。書中還論述了亞太戰爭的起源和日本帝國主義的本質,以及由日本和美國官方共同編造的有關日本帝國主義終結的神話。1945年日本戰敗以及美國軍事佔領日本後,裕仁的繼續在位,為他日後持續以不同方式對日本的民主政治施加影響提供了可能,而其影響後來被證明是有害的。

在本書的第四部分,我再次將筆鋒探入裕仁的思想,描述了亞太戰爭和美國佔領之後昭和天皇與日本民眾之間關係發生的變化。我對裕仁行使最高統帥權所應附帶的責任提出了質疑,闡明瞭(在美國人的幫助下)他是怎樣逃脫了作為國家元首和最高統帥所應承擔的全部法律、政治和道德責任的。

本書的意義在於超越了過去的研究,值得引起當今社會的關注,尤其是持有如下觀點的人們的關注——認為國際秩序不應建立在尋求霸權之上,應該承認所有國家在形式上一律平等;大國不應無視國際共同體的存在而發動先發制人的戰爭。

20世紀90年代及21世紀初的“人道主義”戰爭和軍事幹預,使許多國家中存在的國家無責任制度和實踐成為新的突出問題,這其中也包括了那些對外誇耀本國民主文化的國家。這種戰爭有可能使政治家們將其國家和民族主義引向極端,並使他們免於承擔後果。在此背景下,我們就不能忘記過去的戰爭或將其“正常化”。日本曾經有過的典型的無責任體系既是我們借鑑過去歷史考察當今問題的理由,同時也在提示我們,不觸及昭和天皇,日本的過去就得不到充分的研究。

我希望本書的中文版能對讀者更好地瞭解中日關係史中那段不幸的時期有所助益。

日本一橋大學的博士生、活躍的新聞記者王麗萍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孫盛萍承擔了本書艱鉅的翻譯工作。感謝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