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對全國進行軍事化管理。他擁有令人害怕的強制性力量,如果有人膽敢反對他,他能夠輕而易舉地剝奪那些反對者的生命,甚至夷滅他們的三族。他還可以用天子的名義懲罰那些不願意順從他的軍閥。
他擁有一個政治家所特有的口才,他也很善於設計一些激動人心的獎勵計劃,從而能夠贏得許多人的追隨。當他真情流露的時候,他也會閃爍出令人感動的人性的光芒。他的性格很複雜,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所有性格複雜的人都會很麻煩。但不管怎麼說,被人們稱為一代奸雄的曹操,的確是一個具有強大領導力的管理者。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從官渡到新野
專家們說,一個管理者的領導力,最終會轉化成團隊的競爭能力。《魏書》上說,曹操“行軍用師,大較孫(孫武)吳(吳起)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曹操也因此掃滅群雄,即使呂布和袁紹也不是他的對手。尤其是官渡之戰,堪稱是曹操“行軍用師”的經典案例。
官渡之戰的古戰場,據說在河南省###縣境內,但那裡的地形、地貌已經迥異於三國時代,只剩下諸如官渡橋、袁紹崗、草料場之類的幾個地名。民國初年,一位名叫周淑君的才女曾經感嘆說:“也無官渡也無橋,化作煙村柳萬條。若問其名還似昨,空存三字到今朝。”2004年1月,黃河北岸的原陽縣出土了明清時期的兩通碑,一些地方誌研究者便又有了新的說法,認為官渡古戰場不在###縣,而在原陽縣大賓鄉馬頭村一帶。兩縣為此爭論不休,誰也找不出更多的令人信服的證據。
說到官渡之戰,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1990年代拍攝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有一段曹軍糧草告急的劇情。怎麼辦呢?編導們急中生智,竟然從明朝搞到了一些玉米。中國自古就有“五穀”之說,其中並沒有玉米。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後,玉米才逐漸傳到世界各地。中國對玉米的記載,最早見於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所修的《穎州志》。想那曹操足智多謀,既然有辦法讓士卒們望梅止渴,當然也有辦法到明朝來籌措軍糧——如此科幻的劇情,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毫無疑問,官渡古戰場也是我應該去訪問的三國故地之一。徵詢《大河報》一位記者朋友的意見,他笑著否定了我的計劃。根據他的採訪經歷,如今###縣官渡鎮倒是有一個“官渡古戰場旅遊區”,但那不過是近年來新建的旅遊景點。除此之外,幾乎找不到官渡之戰的任何痕跡。我暗自長嘆,只好取消了去尋找官渡古戰場的行程,把目光轉向劉備三顧茅廬的古隆中。
諸葛亮青少年時代曾於襄陽城西二十里古隆中“躬耕隴畝”。也有人說,諸葛亮“躬耕”之“隴畝”,並不在襄陽古隆中,而在南陽臥龍崗。大約從明清時期開始,兩個地方就爭論不休,比起官渡古戰場之爭,要厲害許多倍數。《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說:“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文字簡約如此,為後人留下許多疑竇。
“時人莫之許也”的說法大約是真的。漢獻帝建安六年,劉備與關羽、張飛、趙雲等相會於汝南(今河南省汝南縣),又為曹操所敗,只好率領殘部投奔荊州牧劉表,在襄陽居住一年有餘,而後受命屯兵新野(今河南省新野縣)。直到建安十一年,劉備依然不曾聽說諸葛亮的名字。由此可見,諸葛亮的智慧與才器,只是在小範圍內被朋友們認同罷了。
劉備屯兵的新野,其實是荊州的戰略防線,離許昌很近。劉表的意思,分明是委以抵抗曹操的重任。當年曹操青梅煮酒,以“使君與操”並論英雄,實則兩個人的力量完全不能對比。一個“挾天子而令諸侯”,手握千軍萬馬,鐵蹄所向,無人能攖其鋒。一個寄人籬下,連吃飯都得看主人的臉色。我們不得不為劉備捏上一把冷汗,他的抗曹大旗還能打多久呢?“每自比於管仲、樂毅”的諸葛亮,什麼時候能夠出現在他的面前呢?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馬躍檀溪的故事
三國時期的襄陽與樊城,其一居漢水之南,其一居漢水之北,是南船北馬的交通要道,為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直到1950年,合兩城為襄樊市,襄陽遂成為湖北省襄樊市的襄城區。當我從襄樊火車站出來,走在大街上,總有一種惶惑不安的幻覺,好象曹操還活在人世間,隨時可能帶領大軍從北方打過來。眼前繁華的街市,也頓時幻化成兵荒馬亂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