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打到武漢軍委會,控告川軍抗日不足,擾民有餘,簡直是一群土匪。請軍委會令川軍立刻走人,二戰區養活不起。 。 想看書來
雜牌軍也能創造奇蹟(2)
武昌,國民黨統帥部最高軍事會議上,蔣介石聞報脖子上青筋直跳,呼呼地喘著粗氣。想當初劉湘幾次請纓抗戰,要求出川,又是發誓,又是保證。可今天仗沒怎麼打,狀倒先告來了。以他的本意,他真想好好收拾收拾這支地方雜牌。可眼下國民黨軍新敗於京、滬,正值用人之際,川軍這麼大股力量不用確實不妥。再說讓他們繼續回川稱王稱霸,那更不能容忍。思前想後,蔣介石還是嚥下了這口氣,吩咐侍從室主任林蔚道:
“第二戰區不肯要,把他們調到一戰區去,問問程長官看要不要。”
誰知一聽是川軍,程潛就像是遇到洪水猛獸一般,不待林蔚說完,就在電話裡一口回絕道:
“不要,不要。連閻老西都不要,你們還往我這兒推,我不要這些爛部隊。”
蔣介石因為南京初陷,那幾天正沒好氣,聽林蔚這麼一說,不禁勃然大怒,噌地從椅子上站起來,在屋裡急走兩步,揮著手大聲嚷道:
“把他們調回去,統統調回去。娘希匹,讓他們在四川繼續稱王稱帝好了。這些誤國誤民的軍閥。”
坐在一旁的白崇禧這時倒是多長個心眼兒,想起了自家桂系兄弟李宗仁,便向蔣介石進言道:
“我打個電話給李長官,問問五戰區要不要。”
就這樣,開入北方的川軍來到了第五戰區。
鄧錫侯、龐炳勳、王銘章等川軍高階將領事後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對李宗仁的知遇之恩感激不盡。內心深處,他們也絕不願就這麼落魄地回去,那豈不是丟盡四川人的臉面。李宗仁正急需要兵,更何況他歷來堅信,世間無不可用之兵,只有不可為之將。只要長官遇事公正,體貼部下,將士是會用命殺敵的。因此,李宗仁對川軍這個遠離故土的孤兒非常盡心,一再向軍委會請求,為川軍補充槍械彈藥,戰時暫緩撤併川軍編制。這更使出川以來一直飽受歧視的川軍將領感激涕零。李宗仁終於從川軍將領那裡得到了一個統帥最為期待的一句話:川軍保證聽從長官指揮,奮勇殺敵,以報答知遇之恩。
川軍開始穩定下來,整訓部隊,改善裝備,慢慢進入了最佳狀態,也悄然邁出了創造奇蹟的第一步。
1938年3月下旬,臨沂、滕縣一役,川軍以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犧牲震驚中外,寫下了川軍戰爭史上最為輝煌壯麗的一頁。122師師長王銘章將軍前言必踐,率自己的三千川軍子弟兵用生命為李宗仁贏得了4天寶貴的時間,為臺兒莊大捷鋪平了道路。
蔣介石大為驚訝、不解,曾酸溜溜地對李宗仁說出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你還能指揮地方部隊啊?”
李宗仁極其欣慰、自豪。那一刻,他更堅定了自己的信條:世間無不可用之兵,只有不可為之將。
李宗仁就這樣把一支裝備低劣、東拼西湊的雜牌部隊整肅為一支頗具戰鬥力的勇猛之師。他已經創造了奇蹟,就像是一夜間把一群遊離散亂的綿羊變成了一群透著兇悍、威猛無比的惡虎。但他追求的並不只是這些,他是戰區司令官,他要用這一切去創造更大、更多的奇蹟。
徐州會戰的隆隆炮聲已使這些猛虎亢奮、咆哮起來,就待李宗仁放開韁繩,一衝而上了,李宗仁胸有成竹地搜尋著創造奇蹟的最佳時機。
臺兒莊的歡呼震動武漢
1938年4月,一條驚人的訊息像春雷在空中炸響,隆隆地滾過中國大地,世界也感受到它的震顫。這一聲春雷,劃破了中國上空厚重的陰霾,把一絲希望之光灑向大地。
4月7日,當臺兒莊最後一聲槍響沉寂下來後,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上將驕傲地向外界宣佈:中國軍隊於臺兒莊地區重創日軍精銳第5、第10師團,殲敵2萬餘眾。
當臺兒莊大捷的電波傳向四面八方時,中國人一掃壓抑了太久的沉悶,人人欣喜若狂,舉國上下也陷入一片歡呼沸騰之中。這一天,中國人心中的那種消極頹喪、恨鐵不成鋼的悲觀氣氛一掃而光,一口壓抑已久的惡氣長長地吐了出來。其實就這場戰役本身來看,中國軍隊雖殲敵2萬,自身傷亡也在2萬上下,實是一場殲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消耗戰。但俗話說,兵敗如山倒。就在中國軍隊從華北、京滬倉皇潰敗的情勢下,在日軍所向披靡的聲威中,李宗仁竟以哀兵兜頭打出一棒,就像拳臺上被一個巨漢逼入角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