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8部分

唐瑛微微一笑:“先生有此覺悟,就是高人一等之處。只是,唐瑛還想提醒先生,朝廷之中的黨派之爭是一大難題,民間的仇視或敵視之意,也非同小可。特別是江南和江北之間的紛爭。”

“對,這點,我近年來也有所察覺。”魏徵是一聲長嘆,連連搖頭:“江南士族以漢之正統自居,看不起江北的門閥,雖然明面上服從朝廷,但骨子裡卻看不起朝中顯貴。我聽說,江南士族有這種的說法,嫁女寧嫁窮書生,不嫁北豪門;娶婦寧娶鄉村女,不娶門閥嬌。”

“所以,太子想徹底改變這種現象,也很難。雖說太子很想不拘一格降人才,但科舉取士已經多年了,成效卻甚微。朝廷官吏任用制度不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民間之人很難得到學習的機會。學堂太少,先生太少,人才出來的太慢。士族和門閥就不一樣了,他們在百多年裡,一直佔有有這方面的資源,只要有心,就有機會。所以,唉,如何在民間快速普及教育,也是一大難題。”

魏徵是越聽心裡就越發佩服唐瑛,這些話,他還是第一次聽,普及教育的這種想法,他更是從未有過:“唐瑛,還是你想的周全,一句普及教育,就揭出了人才獲取的根本所在。這些,你跟太子提過嗎?他怎麼說?”

唐瑛苦笑:“曾經提過,只是太子也無奈。多年戰火,特別是長江以北,大部分的經典書籍都毀了,而江南望族手裡有,卻也不好強行奪過來。而且,戰亂過後,經濟遭受到巨大的打擊,朝廷忙著恢復生產都捉襟見肘,哪兒來的錢到各地去辦學堂,也找不到那麼多教書的先生。何況,突厥人年年入侵,西北的匪患也沒解決,養兵就是一大筆開銷,還有戰爭的消耗。所以,我的這種想法,也只能等國家真正穩定下來了,國庫裡有錢了,再慢慢來。”

魏徵一個勁地點頭了:“等吧,只要你的想法在,只要太子聽你的建議,這種事情,早晚能解決的。”

唐瑛微微一笑:“這可不是我一個人的事。先生日後在太子身邊,也得時時提醒他才對。”

魏徵打個哈哈:“你比我更好。”

“這倒不一定。”唐瑛淡淡一笑。心想,日後我會隱匿起來,李世民別想找到我,他的身邊,依舊是你們這些人。我今天把這些想法告訴你,也是讓你去做這些事的。

魏徵自然不知道唐瑛的心思,他還認為,唐瑛有這麼多好的想法和建議,李世民即便對她不曾參與奪權行為有些不滿,日後也一定會繼續看重唐瑛的。有唐瑛這樣的人在李世民的身邊,外面再有他和房玄齡等人,這大唐,想不繁盛都不可能。

“觀念呀……不是一代人就能轉變的。李世民,你果然……”唐瑛與魏徵的想法卻是完全不同。她想到的卻是李世民的能耐果然厲害,只看他接手了這麼一個問題重重的大攤子,最終卻治理出一個貞觀盛世來,唐瑛的佩服之心,就油然而起。

“嗯?”唐瑛的這句感慨讓魏徵聽不懂了。

唐瑛若無其事般地飲了一口酒,解釋道:“當年打下洛陽後,還是秦王的太子讓房玄齡和我翻遍了洛陽宮的大小角落,就為了找一本字帖,《蘭亭集序》。當時,我不解他的用心,還以為他過於喜歡字帖,就與杜大人直言相勸,讓他莫要玩物喪志,以免走了楊廣的老路。”

魏徵聽了唐瑛這半截話,略微思索了一下,問道:“莫非,太子那時是另有深意?可與江南士族有關?”

“先生果然是智者。”唐瑛此言完全出於真心:“的確如此。若是江南讀書人得知當皇帝痴迷與王佑軍的書法,會怎麼想?”

“自然是自豪,而後覺得這個皇帝不錯,深得那些讀書人的好感。”魏徵是連聲嘆息:“太子用一喜好,就拉近了與江南士族之間的距離,從而籠絡了人心。”

唐瑛笑道:“不止這些。當年秦王對我們說:《蘭亭集序》雖然只是一幅字帖,但卻可以承載朝廷恢復大漢文化的決心,本王想從推崇王右軍著手,讓江南文人對我們有認同感,下一步,才好將這些人請出來為大唐效力。”

魏徵這回是連連點頭了,目光中也透著推崇和讚許:“太子想的很是長遠,果然高明。”

“若是太子得知你如此贊他,怕是會得意洋洋了。”唐瑛聽的一笑:“先生,咱們這位太子的毛病就在這裡,誇他,得背地裡誇;罵他,卻要當著面罵。”

魏徵卻是苦笑了:“只怕,罵的次數多了,捱罵的人也會惱怒萬分。前太子對李綱老大人不可謂不敬,卻也被罵的惱羞不已,若不是皇上,只怕老大人早給攆到外面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