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人,旗號之上的大字當真如救命稻草一般。
幾十年宋遼夏,三國鼎立的格局,遼人豈會讓宋坐大。
城外的鄭智收到的訊息比嵬名仁明早了許多,斥候幾十裡外就發現了遼國使節。
聽聞這個訊息之後,鄭智也並未有多麼上心,便是坐在大帳之中等候,門都不出,更不談迎接之事。
遼使還是蕭特末,這個大遼的駙馬爺,也是大遼的領兵之將。
蕭特末似乎這幾年老了不少,幾年前鄭智見他的時候,蕭特末雖然年紀不小了,卻是意氣風發,紅光滿面,有著一股別樣的精氣神。
今日再見,已然變成了一個垂垂老矣的模樣,遼國這兩年戰亂,屢戰屢敗,家國淪喪,便是這個駙馬爺蕭特末也壓力重重,日夜難寐。
蕭特末從大帳而入,見得鄭智端坐不動,面色一沉,開口道:“大遼使節在此,緣何不見相迎?”
蕭特末雖然上回被怠慢了一次,但是至少童貫表面工作還是做得挺好,這回鄭智卻是表面工作都沒有。他國來使,若是不慎重接待,那便是外交大事,乃是藐視一個國家的意思。
這些鄭智自然是懂的,卻是也不管,只答道:“大戰當前,軍務繁重。不知貴使遠來有何要事?”
蕭特末身為一國使節,鄭智這般態度,已然是受了屈辱了,更是知道面前鄭智是在明知故問,口中怒斥道:“种師道在何處?本使前來,緣何不來會面?你一個軍將小人,豈有資格與本使談論三國之大事。”
蕭特末倒是認識鄭智,“軍將小人”自然也是固有的印象。這裡的“小人”可不是說鄭智卑鄙之類的意思,就是“小人”的字面也是,只說鄭智地位低下。就如一些小廝下人自稱“小人”是一個道理。其實也是蕭特末受了屈辱,言語上也要找回來一句。
便是蕭特末話語一出,帳內軍將個個怒目而視。顯然也是蕭特末真不知道种師道與劉法兩人的變故。
鄭智聞言一笑:“哈哈。。。貴使說得在理,種相公此時不在軍中,便請貴使先在營內等候些時日,待得種相公來了,再與貴使談論三國之大事。小將軍務繁重,大戰在即,攻城之事迫在眉睫,便不多陪。”
蕭特末聽得鄭智一語,不免有些著急,此來就是為了阻止宋軍攻城的,豈能讓鄭智繼續準備戰事,忙開口問道:“种師道在何處?本使自去尋他。”
“種相公如今正在汴梁城中,貴使慢走,不送。”鄭智也懶得與之扯話,若是蕭特末去東京了,鄭智倒是樂見其成。
蕭特末聞言一愣,哪裡想到如此大戰,主帥卻還不在軍中,若真是到東京去尋种師道,萬事皆休,連忙又問:“种師道不在,軍中何人作主?可是劉法?”
“劉相公堅守孤城,力挽狂瀾之際壽終正寢,靈柩還在軍中,貴使若是想弔唁,小將這便差人領路。軍中一應事務,暫時歸小將統轄。不知貴使還有何事?”鄭智話語也是調笑,剛才這蕭特末說自己是“軍將小人”,沒有資格,現在倒是要看看這蕭特末要不要談。
蕭特末聞言,面色自然尷尬,剛剛說出去的話語,立馬又要收回來,這麼收實在有些折臉面,但是事到如今唯有與面前這個年輕人鄭智談論了。
為了緩解尷尬,蕭特末左右看得一眼,尋了一個座位坐了上去,隨後才開口說道:“既然此事落到了你身上,本使便也只有與你談論一番了。”
蕭特末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話語停頓之後去看鄭智,本以為鄭智會回上一句。卻見頭前的鄭智竟然在自顧自翻著桌面上的公文。不免更是尷尬,口中又道:“宋乃大國,人口萬萬,夏乃小邦,少土寡民。宋以大欺小為戰,還要屠戮其族,覆滅其國。行此不仁不義之事,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嗯。”鄭智輕聲嗯了一下,也不抬頭。這種爭辯鄭智實在不想參加,如此說話的皆是那些自詡仁義之士的讀書人玩的,鄭智自然懶費口舌。什麼仁仁義義的,兩國交戰,還管這些。
鄭智回了一身“嗯”,便不再言語,便是頭都不抬。蕭特末面色如水,開口再道:“不仁不義當前,和談之約墨跡未乾,宋又起兵犯夏,行此等不信之事,天下諸國以後誰還敢信宋之諾。”
蕭特末當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要說撕毀和約,必然是西夏乾的事情。若不是西夏臨時起兵,种師道又豈會被逼無奈堅壁清野。
“嗯!”鄭智這一回不僅發出一聲“嗯”,竟然還點了幾下頭。連辯駁都懶得說。大帳之內,不論宋人遼人,都是明眼人,都是心中有數。鄭智便是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