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聽得官差話語,先是一驚,隨後連忙又道:“小的初來,實在不知知府衙門還要收稅啊,實在不知要交兩次稅啊。”
那官差聽得這人話語,上前又是一腳把之踹倒在地,口中戲謔問道:“這回知曉了吧?”
那人連忙又爬起,點頭如搗蒜一般,口中直道:“知曉了,知曉了,不知知府衙門要收多少稅?”
這官差看得這般態度,揚起頭左右看了看,似乎接下來的話語也是說給旁人聽的:“經略府衙門收多少稅,我知府衙門就收多少。”
宋朝商稅名目有兩個,一個是流通稅,便是很多地方過境要收稅,大概五十稅一,百分之二左右。再一個就是交易稅,進入城鎮市場販賣的時候,便是三十稅一,大概百分之三左右。
加在一起,看似只有百分之五,稅率極為低。其實不然,流通稅是要反覆交的稅種,只要過境州府被截住收稅,便要交五十稅一。如此累加,百分之幾十的稅收也是正常。這也是大宋朝廷富庶的原因之一。
二十稅一,自然就是經略府按照朝廷規定收取的商稅,卻是要收兩次,自然就變成了十稅一。
鄭智聽得官差話語,自然也知道這就是職權重合帶來的問題,經略府與知府衙門,在民政事情上有許多交叉的權職。這也是一般州府不設定經略府的原因,經略府只有在邊關戰亂之地為了保持政軍高校才會設立。戰亂之地,自然許多事情都會極端,經略府也就大權在握。
鄭智頭前也未多想這些事情,只以為來這滄州,自然一切都在渭州一樣,卻是不知這滄州上百年沒有了經略制置使,如今剛來了一個經略,許多事情自然會出問題。
那被打的小商,此時被幾個官差圍著,又捱了一頓老打,已然就別無他法,伸手到懷中摸了片刻,拿出一個小錢袋子,倒出裡面的碎銀,稍微一數,又是一臉苦色,開口求道:“可不可以讓我入城賣了貨物再來交稅?手中銀錢實在不夠了。”
這官差聽得這般話語,眉頭一挑,臉色已然含怒,開口就道:“錢不夠?交不了稅,豈有此理,如何能讓你出了這碼頭。”
鄭智聽得越發有氣,便是這入城的商稅,哪裡有交兩次的道理。這碼頭都是經略府一手一腳建起來的,碼頭來往的貨物主要也是從經略府進出的。這知府衙門突然伸手來攔一遭,哪裡由得鄭智不怒。這事情歸根結底,就是知府衙門在經略府的口袋裡撈錢,也是從鄭智口袋裡撈錢。
“可不可以用部分貨物抵押,等我入城把貨賣了再回來交稅。”能出來行商的,腦子自然也是活絡,雖然捱了一頓打,卻是也知道想辦法來解決事情。
這官差一聽,心思也是活絡,左右看了看幾個手下,忽然笑道:“此法甚好,便拿貨物來抵,便當我先把錢借給你交了衙門裡的稅,至於借錢的利息也要商談一番。”
這小商聽言,哭喪個臉,卻是也沒有想到這收稅的官差手段如此厲害,這利息的事情哪裡會是商量,還不是由他說了算,心中自然多有腹誹,一路北來,直到得滄州才見識了這種一地要交兩次稅的事情。
站起身來的小商,看了看官差的笑臉,心中憋屈自然不用多說,卻是也在默默計算自己成本利潤。
鄭智哪裡還能看得過眼,知府衙門收稅,已然就是在自己口袋拿錢了,這差人還變相放起了高利貸。
便是李師師也看不過眼,輕聲開口問道:“官人,如何滄州還要交兩次商稅,汴京城門處也只有一個收稅的地方呢。”
鄭智看了看李師師,一直以為李師師大多都是琴棋書畫,倒是沒有想到李師師還會懂得這些事情,便也對李師師笑了笑。回頭與牛大道:“牛大,你去把那個行商領過來,便說他的貨物,我在這碼頭都買下了。”
既然遇到這麼個事情,鄭智自然也就出手幫助一下。至於這知府衙門收稅的事情,倒不是在這裡解決的。原先以為這吳知府知曉進退,如今看來,還是欠了些敲打。
牛大自不多言,轉頭就往對面而去,湊近幾人面前,直接大嗓門問道:“你運的什麼貨物?”
這行商聽得一問,左右看看,自然也知道這句是在問自己,開口回道:“搭了大船,運了些火硝硫磺,還帶了點江南的錦布。”
那個差人見牛大極為面生,上前便問貨物,卻是有些不悅,開口與牛大道:“若是要買貨,且等這廝把商稅交了再說。”
牛大看了一眼這個差人,也不答話,直接與這商人道:“我家官人要買你的貨物,且隨我過來。”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