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第一章
80、伯樂
康熙二十五年開年就有喜訊,薩布素將軍率兵大敗俄軍,圍困俄軍首領托爾布津與雅克薩城下,使其龜縮城中不敢出戰,在清軍圍困下,俄軍援斷糧絕,孤城指日可破。
這可是大喜事,對帝王的文治武功來說,開疆闢土和擊退外侵都是很重要的功績,皇帝自然每天心情愉悅,偶爾在來看望蘇蘭芷時,也會說上幾句,蘇蘭芷聽他對薩布素多有讚語,也跟著誇獎幾句,多的卻不肯說,她自有喉舌替自己發言,沒必要招惹皇帝忌諱。
二月,章佳庶妃有孕,這次她同樣被人扣了個祥瑞的名頭,不過流傳不廣,孩子都沒生出來,誰知道是男是女,而且這種事有一次是個新鮮,第二次就差了點,等第三次第四次時,早沒人信了,章佳庶妃本來還在擔心肚子裡孩子招人記恨,結果除了幾個新抬上來的貴人常在說幾句酸話,別的什麼都沒有,她還驚疑好一陣,後來悄悄打聽了,才知道用在自己身上的,不過是對付淑靜貴妃用過的招數,淑靜貴妃毫髮無損,到她這裡,就沒幾個人在意了。
宮裡安生了,朝堂上卻快要吵翻天。原來沙皇政府得知托爾布津被困,急忙遣了使者來華,要求停戰,並宣告已派戈洛文為大使,前來同中國談判,皇帝接受了俄國政府的要求,但在是否要薩布素將軍撤掉雅克薩之圍的問題上,大臣們產生分歧。
一派認為。既然沙俄已經表達了和談的請求,就該放了人家的將軍,我泱泱大國,做事就該大氣仁善,讓沙俄見識見識我們的大國風範,不能斤斤計較,顯得小家子氣云云;另一派則堅決反對,認為那個托爾布津已經出爾反爾過一次,實在不值得信任,這種人該就地正法。要沙俄的人看看。背信棄義是個什麼下場,然後再同他們談判,給他們個震懾。
兩方吵得不可開交。皇帝本人更傾向於前者,他想做仁君。可反對派們也言辭有據。他也真不敢相信這次放了人家。人家就真不再來了,畢竟他們有前科,因而為難起來。一時拿不定主意。皇帝心情有些煩躁,就讓諸臣工暫且散了,明日再議。他自己晃晃悠悠到了景仁宮。
皇帝先陪蘇蘭芷逗逗胤裪,等胤裪被抱下去餵奶時,才嘆口氣把事情簡單跟蘇蘭芷講了一下,他倒不是想蘇蘭芷給他出主意,只是想找個人傾訴一下,卻沒想到蘇蘭芷給了他一個驚喜。
蘇蘭芷說:“蘭芷對這些事也不懂,可聽著好像都有道理,陛下既然暫時沒有決斷,不如多聽聽大臣們的意見,京裡這麼多官員,集思廣益,總能想出個兩全其美的法子。陛下今日問的都是三品以上大員,這些人自然學識豐富,可底下那些小官員們說不定也有真知灼見呢?就像蘭芷,雖然身邊的事大多是跟嬤嬤們商量,可有時候也會聽聽小宮女的意見,雖然不一定次次都有收穫,卻也得到過幾回極好的主意,可見人人都有優點。”
皇帝眼睛一亮,他是政治強人,想到的自然比蘇蘭芷說的多得多,首先,問的人多了,不管有沒有好想法,最起碼先知道了哪一種觀點支持者多些,也就是佔的民心多些,這對他做決策有著很大作用呢,再則,真像蘭芷說的,萬一發掘出一匹千里馬來,也是朝廷之福。這還是最淺顯的好處,另外誰是誰的人,誰跟誰一黨,也能看出些蛛絲馬跡,皇帝大腦高速運轉,片刻就想到這樣做的七八種好處,一時心情大塊。
皇帝大笑:“蘭芷真是朕的福星,但凡朕有煩心事,只要跟你聊聊,總能給朕些啟發。”
蘇蘭芷抿嘴一笑:“奴才知道什麼呀,整天只關心眼前這一畝三分地,只是把蘭芷的一些笨想頭跟陛下說說,陛下卻能從中找出靈感來,都是陛下睿智。”
皇帝心情甚好,腳步輕鬆的走了,雖然這一件事仍沒有結論,卻得了個解決事情的方法,皇帝頗有些茅塞頓開之感,回乾清宮就讓人傳旨,凡京中七品以上官員,均可上折闡述對雅克薩之事的見解,要求有理有據,並讓幾位上書房大臣和太子共同閱覽,統計哪種觀點的人數居多,並挑出其中他們覺得見解獨特的,再由皇帝親閱。
很快皇帝就收到若干奏摺,幾位上書房大臣輪流閱覽,幾人選出其中十數份言之有物見解獨到的奏章給皇帝,皇帝一一細閱,見到一份條陳時,不禁眼前一亮,字跡渾厚端正不說,內容也是有理有據,觀念新奇,卻又很有道理,皇帝倒覺得像是說到自己心坎裡一樣,不禁讓人讀給眾人聽,眾人中有讚歎的,也有面露不屑的,皇帝一一掃過,面上不動聲色。
次日大早朝,五品以上都在站班,皇帝宣佈了自己的決議:第一,接受沙俄政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