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攔在他面前的物體,都被他一刀斬斷,無論是那些帶給他慘痛回憶的仇人,還是曾經並肩作戰生死與共卻想臨陣脫逃的同袍,還是那匹帶著他深入草原八百里救過他性命的戰馬。
春風亭落著雨,他沉默揮刀殺著。
臨四十七巷落著雨,他看到黑臉小子箕坐在灰牆之前。
寧缺終於覺得有些累了,有些疲倦了,手裡握著的長刀緩緩放下,看著山道盡頭的夜霧深處,喃喃說道:“人活著都不容易,活一輩子就已經夠痛苦了,何必非要讓我再活一遍呢?”
他低頭看著身邊的桑桑,蹙著眉頭,痛苦說道:“我知道這些都是幻覺,幻覺嚇不倒我,但我無法證明這些是幻覺,所以我真的覺得很痛苦,就像我們以前那樣痛苦。”
隆慶皇子平靜走在山道上方,雙袖輕飄,眉宇間露出些微疲憊之色。
走進雲霧踏上山道的第一級石階開始,他就知道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幻覺。他本以為可以憑藉通明道心無礙,將所有這一切看破,從而輕鬆登山。
然而當他開始行走後,才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書院二層樓的難度,無論他胸膛裡那顆道心在西陵道法磨礪之下如何通明無礙,可如果你無法真的看破,那麼這些幻覺便真的存在。
隆慶皇子回到了幼年,那時候的他備受寵愛,在皇宮裡可以隨意奔跑。小皇子總以為自己的父親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男人,而自己的母親則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女人,然而某一年他無意間偷聽到的一番對話,直接撕碎了他所有的美好相像。
那一年大陸北方突遭大旱,從荒原到燕北再到唐國北方,無數饑民流離失所,追逐青葉而食,當日唐國常駐燕國的使臣奉詔入宮,與他的父皇進行了一番對談。
“燕王,我希望你們燕國能夠拿出應有的能力!我不指望你們那些弱不禁風的軍隊能夠守住邊境,不讓你們的饑民跑到我大唐帝國境內,也不指望你們有能力解決好自己了民的肚子問題,但至少在我大唐偉大陛下開始賑災的時候,你們至少要對饑民數量有個大概估計!”
那名唐國使臣的鬍子很長,吹起來飄的很遠,很助長憤怒或者說囂張的氣焰:“我大唐援助的糧食大概十天之後就能運抵成京,但如果你不想燕北之人全部死光,最好自己想些辦法!不要指望我大唐帝國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陛下心懷天下,視所有子民皆為唐之子民,但你燕國畢竟還不是我大唐一屬,我們沒道理把自家子民急用的糧食全部拿來給你們燕人吃!”
說完這句話,大唐使臣拂袖而去,年幼的隆慶皇子愕然看著他的背影,才發現原來自己的父皇並不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男人,那個叫大唐的國度隨便一個使臣,居然都敢對自己的父皇毫不客氣地呵斥。
他衝了出去,奶聲奶氣問道:“父親,為什麼不遣甲士將那大逆不道的使臣殺了!”
聽到這句話,向來疼愛他的燕皇臉色驟變,人生裡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賞了他耳光。
隆慶皇子站在山道上,想著霧外柴門處石頭上的那四個字,嘲諷一笑,說道:“君子不爭?君子如何能夠不爭?但凡不爭之人都死了,怎能做君子?”
山道漫漫,如同漫漫人生。
隆慶皇子的人生如果剝去那些天才之類的金光外衣,其實極為枯燥,乏善可陳。不知道是那日燕皇賞的耳光,還是後來耳濡目染看到的很多事情,小皇子不再像當年那般調皮可愛,而變得沉默刻苦起來,而且他漸漸學會了無論看到任何事情,都能夠不動聲色,不繫心懷。
母后養的雙彩眼貓在偷吃了盤中一塊糕點後後死了,因為這件事情,整整一宮的宮女都被杖死,他安靜坐在母后的懷裡,聽著院裡傳來的杖擊聲,慘嚎痛哭聲,伸手去盤子裡抓了顆瓜子,仔細剝開,吹去浮皮送入唇中,就像是不知道那塊糕點本來應該是自己各異的。
再後來皇宮裡有越來越多的人死去,他那位太子哥哥身邊所有的嬤嬤宮女,不知道換了多少批,也不知道皇宮裡那些慵懶的貓們又死了多少,他的婢女被人害死,別人的婢女被他的母后害死,所有這些事情都無法引發他的情緒波動,就像與他無關。
某一天,隆慶皇子開始展露自己的修行才華,被西陵神殿駐成京的神官視若珍寶,決意帶回西陵天諭院學習,在離開的途中,他去了月輪和南晉,又看到了很多事情。
月輪皇宮的百合花被人澆了開水,燙死了,負責看花的花匠被震怒的曲妮瑪娣姑姑直接扔進了翻滾的開水鍋。南晉劍聖柳白一位門徒被逐出師門,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