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都只是虛擬的人格
給我吃垃圾好過
最討厭那些陰暗的小說
不外乎是遺憾背叛和慾望
黴雨的屋角
如果影印自己的扭曲就是偉大
給我吃垃圾好過
至少垃圾光明正大
至少垃圾實實在在
我愛你以我的一切
我愛你以我的遺骸
我愛你以我的殘餘
我把自己像垃圾一樣拋給你
請你好好吃它
因為垃圾是我的一切
至少垃圾光明正大
至少垃圾實實在在
詩與垃圾I。
相信關於貝貝和不是蘋果首次在村屋門口見面之後的事情,是不必詳加交代的了。例如貝貝點點頭,走向不是蘋果,隨著她走進屋內,看到房間的佈置究竟如何,是整潔還是凌亂,哪裡堆滿了CD盒子,哪裡撒滿脫換的衣服,窗子大小,方向,光線如何,氣味如何,牆角是否挨放著結他,床單和被子是以怎樣的形狀捲成一團,上面有沒有汗水的痕跡,不是蘋果弄蛋和咖啡的時候有沒有和貝貝說話,說話的內容是甚麼,會不會說她該是大學生吧,是不是那個人的學生,對,應該說是那個人吧,會刪去他的名字吧,貝貝又會不會問她傷好了沒有,會不會問她給辭退後打算做些甚麼,不是蘋果會弄煎蛋還是水煮蛋,咖啡的香氣濃不濃,呷飲的時候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和音響上會播放怎樣的音樂,會繼續是椎名林檎嗎?和,為甚麼必定是椎名林檎呢?這些,也不必說了。
我們會問,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的關係是怎樣建立起來的?事情是怎樣發生的?這和事情是怎樣結束一樣,任誰也沒法找到最完滿的解釋吧,甚至是接近滿意的解釋也找不到。但我們還是頑固地希望去了解它,和更虛妄地,嘗試去用語言說出來,甚至用語言中最為虛妄的形式,詩,或者虛妄程度次之的,小說,來把它說出來。我們開始的時候,會從不太核心的地方說起,會描繪情景、氣氛、動作、樣貌、背景、事件、或者抽象的意念,但當我們無可避免地來到核心的邊沿,我們的信心開始動搖了,我們的語言開始遲緩了,我們會把這視為小心翼翼,精心冼練的表現,但事實上是因為,有些東西卡在喉嚨裡,吐不出來,也沒法再吞下去了。不幸的話,它會一直卡在那裡,隨時間的逝去體積有可能會變小一點,不致咽哽而死,或者因慢慢習慣而接受它成為喉嚨的一部分,但它會照樣會一直卡在那裡。
話說回來,其實兩個人之所以會發生關係,並不需要很精心的鋪排,和漫長的發展。對,我是說發生關係,但我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而不是這個詞不知因何而演變出的一種看來委婉但其實怪誕的用法,也即是韋教授的發生關係論的用法。話說回來,有些關係,是不需要歲月的累積的,它只要一個促發點,只要對準了這個促發點,它就會一發不可收拾。當然,是甚麼令這個促發點得以對準呢?這也不能說是沒有背後長久累積的因素的,看似遇然的事情背後常有必然的趨勢,相反來說,看似必然的事情其實也會因偶然而改變性質和方向。所以,我們不要再多費唇舌去分析這種無用的悖論了。一言以蔽之,貝貝和不是蘋果自一見面,彼此間就產生了關係。直白地說,是一種以隱晦的共同感為核心的關係,這就是我們的主題,也是兩個人之間的實質,無必要多加掩藏,讓語言轉彎抹角來作側面的呈現了。如果我們不習慣在文學中把事實的意義直接說出來的話,那可能是因為我們已經失去了直接說出真相的勇氣和能力。我們想說這樣的話,就用那樣的話去暫代,漸漸地暫代的話就變成了想說的話,而想說的話就不知掉到怎麼樣的深淵裡去了。不,說是深淵也有點兒過分詩化了,其實是掉到思緒的垃圾堆裡去了吧。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詩與垃圾I(2)
要說貝貝和不是蘋果相像,並因而給她們的關係的促發一些長久累積的背景因素,也不是沒有證據的。不過還是先說說她們不相像的地方。大家都已經知道,在故事發展到現階段而言,貝貝是將會升上三年級的大學生了,而不是蘋果呢,大家所知的就只是她當過卡拉OK的服務生,而且在上班的時候不知為甚麼打了一個尊貴的客人一拳。為了減省不必要地耗費篇幅的交代性情節,我們還是在這裡一舉把基本的事實搞清楚好了。
不是蘋果小時候的家庭生活可說是幸福家庭的典型。我這樣說當然沒有嘲笑所謂幸福家庭的意思,這反而應該是人生中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