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部分

“你就得尋啊,你當護院隨便就能幹啊,沒那個眼力勁甭幹這個。也確實有差勁的護院人那個人給卸了,要個個都黑白兩道的通那暗掛子就沒買賣幹了。這鏢行也有規矩,不義之財也絕不保。吃菜吃菜。”

關於敢不敢上步,有沒有改拳,不光形意拳,哪門也存在練死板了又練膽小了的現象。不過形意是經常強調而已,拳論打法歌時常提提“進步不勝”的問題,後來許多家感覺這個總結的貼切,也引為己用了。還是那話,有的能套上,有的就曲解了。

這哪一門都有半吊子不下功夫還愛吹的人,感覺自己得天獨厚碰見個好老師又天生聰慧,這就開始糊弄人糊弄自己,也好學,打聽著個東西就趕緊記下來,不但記下來,還記上自己的心得體會,再有感而提詩一以讚美,弄到後來拳譜一套一套的,除了一大堆形容詞沒實惠的。

再一種就是越練膽越小,他膽小不是因為自己知道的多了感覺天外有天了,是越練越沒信心,感覺不是自己不行就是拳不行,但通常都不承認是自己不行,又不想承認是拳不行,這就開始把希望寄託與一些飄渺的東西。然後假謙虛,逢人不敢動手,但就愛故弄玄虛。

這兩種都愛琢磨事,但往往琢磨偏了。出不來身子骨的大感受就去追求玄虛的玩意兒,並一再暗示自己,前輩就是這樣想的,而且“不信看拳論”。

這種人的生活感悟很多,往往跟吃飯拉屎這種尋常事物的感悟聯絡起來,這個很容易理解,就是他們往往吃飯拉屎的時間都在琢磨拳譜。

所以很多時候,為了懲治這些人,掛子行就有了“八步打燈”、“老和尚撞鐘”這些玩意兒糊弄人,這些拳混子果真就能回家弄個老鱉燈擺八步去打,道理還一套一套的,為了有說服力又說是爺爺親傳。實際實用的部分就是一套拔步連環拳,就拔步連環拳練到了,也能“八步打燈”。

但八步打燈者,卻不可能打出八步連環拳。這就是捨本求末。尖掛子跟腥掛子就差在這。

就心意拳譜有一些字眼非常關鍵,比如這個“過步踐躥”跟“疾步箭竄”,這絕對不是口傳心授寫錯字了,確實是倆不同的東西,這差一個字功法也差大了。

過踐步、弓箭步、弓牮步,疾步、雞步、急箭步,都不是一個東西。有人說你心意門的忒壞,可這事賴誰?不是練這個個,他拳譜一翻,感覺大同小異,這就一陣揣測,感覺說得通就理解了。這不行,所以好的老師,寧可人讓你不會不敢說話,也不讓你不會亂說話。拿捏的非常恰當,沒這個本事不敢當老師。

道理不是一套套講出來的,記著一點,真正的老師是不會給你一套一套講明白的。特別是去訪師,當這個老師非常細緻地給你說道理的時候,得知道,這不是幸運,這是他想趕緊打法了你,就不想真教你。好老師知道什麼有用,什麼時候有用。

如果被前輩糊弄了,仔細一琢磨,就是這個“八步打燈的小把戲”。人心不正,想得就歪。人心正,即使不理解也是不信邪的。這叫實事求是。裴秋實他爹給他起個名字叫“秋實”,也是希望他能實事求是,但裴秋實早年可是空來舞去的不著調。所以他在這方面深有感受,教徒弟的時候,就不希望徒弟走彎路,遭他當初那個罪。

形意門過去有個前輩早先練一門八極拳,後來轉了形意拳,現從練了形意愈地得心應手。他那套八極跟裴秋實師門還不是一套,這個就不論拳了,只說這麼理。這個前輩也是李洛能先生門下八大弟子之一,叫劉曉蘭,很多人給傳錯了,傳成他師哥劉奇蘭先生了,不是這樣的。形意門每一位前輩都有一段精要的“談形意”錄,可謂一生經驗囑託自家後學,很多透著做人的道理,這是形意門的優良傳統,他劉曉蘭前輩是這麼寫的:

“……餘從幼年練八極拳,功夫頗深,拳中應用之法術,如攙肘定肘擠肘挎肘等等之著法,亦極其純熟,與人相較,往往勝人,其後遇一能手,身軀靈變,或離或合,則吾法無所施,往往拘守成法而不能變,尚疑為自己功夫不純之過也。

其後改練形意拳,習五行生剋應用之法則……悟所得之道,知行合一之理,心中極其虛靈,身形亦極其和順,內外如一。又知五行拳互相生克……古人云互相遞為子孫之意也。以前所用之法則,而時應用,無不隨時措之宜也,亦無入而不自得也。因此始知形意拳是個中和之體,萬物皆涵育於其中。”

其實這個問題不是八極與形意的問題,而是階段理解的問題,是死與活的問題。恰恰因為他由正而化才理解更深,最後都能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