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部分

,機會難得。

鳳吟當天就隨著“安大弓”去了榆次縣。安大弓的弟子海魁跟錦泰留下來幫忙張羅那個“大張旗鼓”的事情。

榆次為省城門戶,為前往京津交通運輸之樞紐。安大弓三合鏢局的總號,就在榆次。鳳吟實際有點不爽,明明要自己亮鏢,卻偏偏讓自己離開總鏢局,去看什麼駱駝。

路上安大弓就跟鳳吟講,實際這雁門擂相對之後的出鏢,都是小事一樁。東口的鏢還好說,西口的鏢可難走了。西口的鏢非但要與人爭命,更要與天賭命,天氣,地理,惡劣的很。說是那蒙古如果沒有駱駝為伴,那就等於說是寸步難行,必死無疑,更別說押鏢送貨了。

"駝惟奇畜,肉鞍是被。迅嗚流沙,顯功絕地。晉識流泉,微乎其智。"

所以鏢客與駱駝客都是一路同伴。養駱駝拉駱駝的就是駱駝主。因為用駝隊運輸時是按捻子編隊,駱駝客不是騎在駱駝上,而是走在駝隊前頭,一人拉一捻子,所以駝夫又叫“拉駱駝的”,“拉駱駝的”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在很多地方都帶有神秘色彩,他們說話辦事也被傳為傳說,很多神奇的故事都是他們帶來的,很多地方至今都傳說這拉駱駝的會看天時會踩地氣。

駝隊組織嚴密,駱駝按“把”跟“捻”計算,分大小把,有六隻一把的,也有七隻,八隻的,通常都是六隻,方便管理。駝隊遠行時的帳篷稱作房子,也不光駝隊有駱駝房子,也有馬房子,羊房子。

一頂房子通常有一百八十峰駱駝,有十個駱駝客,大小兩個領房。駝夫兩人為一把子,行走分五把子,領房都是識途的老駱駝客,也多是主人,也有受僱於有自己駝隊的大商號的。

駝隊有走兩串的,有有一串的。通常編隊後將後邊一頭駱駝的鼻繩栓在錢一頭的架杆上,按把不同,就有十六峰一捻子的大把,也有十二峰一捻子的的小把,兩捻子為一隊,相互照應。

駱駝都掛駝鈴,叮叮噹噹,相互傳遞資訊,只要這鈴聲平穩優美,就證明整個駝隊平安無事。駱駝背上有氈子做的駱駝屜子,性質類似馬鞍,是皮子包得雜草之類,一是不傷駱駝,再是讓貨物安穩。屜子也分汗屜子,裡屜子外屜子,還有大屜子,也有叫駱駝褥子的。汗屜安放在兩峰之間,圍繞駝峰再裹上裡外屜子,後上是罩上大屜子,完了用肚帶將屜子勒緊。駱駝屜子也因為用時不同而不同,駱駝可乘可挽,可以馱腳載貨,也能拉駝車,駝轎,屜子也分幾種。

乘騎時通常用墊子腳蹬就可以了,就是墊一張長形的空出“鞍子”駝峰的氈毯子,人騎跨在兩峰之間。

駱駝通人性,有靈氣,也吃苦耐勞,記性也好。一旦熟悉了性情,很容易相處。

駝隊行走時,頭一峰一般是載著所用日用品,食物,水囊,炊具燒壺,柴火,自用的毯子之類。馱貨的一般都是粗繩麻袋,通常有瓣兒,穿有繩子,一拽就勒緊了,這個按垛分。頭駝貨上都會插一杆標槍,打上旗兒。後隊老遠就能看見,尾隨而行,峰一吹也非常威風。

駱駝脖子上都掛著鈴鐺,材料形狀都不一樣,出的聲也不一樣,有掛在脖子上的,也有掛在貨上的,但都不能貼身,貼身就不響了。聲音不同,有的很沉厚,有的也清脆,還有很尖利的。有“嗡咚嗡咚”的,有“噹啷噹啷”的,也有“錚嚶呤叮”的。節奏分明,聲調不一,隨著行走此起彼伏,非常優美精妙。節奏不亂,駝隊就沒亂。

同一把通常給頭峰掛大的,隊尾掛小的。有的聲尖銳的聽著清晰,通常是給最後一峰掛著,出沒出事,掉沒掉隊老遠就知道。駝夫對自己手上的駝鈴都非常熟悉,是不是自己家的駱駝一聽就知道。

特別拉駱駝多有夜行,也全靠這個分辨了。

駱駝開始是有野性的,有的也膽小,透過撫摸接近,逐漸熟悉,穿上柳木棍鼻弓子,慢慢就訓練出來了,主要是訓練跪臥起,然後是走路不聲響。

馱物的時間只要拽著韁繩喊一聲“臥特”,駱駝就會慢慢降下身子,前腿一折跪下,後腿在蹲下,靜靜臥住,通常訓練好了不讓起來它就會原地臥著,但遇到驚嚇也會突然起身。

起來時只要牽著韁繩,也不用拽,一揚手喊一聲“啾”,或者輕輕碰下駱駝屁股它就明白了,先一支後腿再伸直前腿,一晃就起來了。

人騎的時間可以直接上,或者找個上馬石臺也行。拉著韁繩給它按下脖子,先起一條腿往上跪,手扣著屜子或者搬著峰,後腿一躥就上去了。不過有時間有敏感的生駱駝,一抓太緊它會不自在。

也可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