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寵物,自然也就聯想到身邊的生靈,當然主要是人。
夜晚在步行街散步,遇見鄰居家養的薩摩耶,它的名字,也喚作“寶寶”。嘴角上翹,笑容持久,皮毛雪白,四肢憨態,讓圍觀者都想抱它一下。身長1米2左右的龐大度,也是讓人安心的理由。仔細留看身邊的行人,一個個面目冷峻,而我們周遭的狗狗,不知曾幾何時,變得比人都還會微笑?
城市的烏煙瘴氣,燻髒了太多人的眼睛,以至於,我們看到很多人事物,都會帶了墨鏡,或是將信將疑。回看當年義大利著名導演安東尼奧尼的紀錄片《中國》,這部拍攝於上個世紀70年代*時期的影片,以一個真實的視角,收藏了當時中國人的質樸、智慧與熱情。而今,時隔近半個世紀,我們的那份情感是否仍有餘溫,我們的那份執忱是否還能讓心靈熱淚盈眶?
2008年,地震心悸還未過去,湖北水災又兇波再起。中國人在不到一年的辰光裡,經歷了無數次心靈、生靈的考驗。在這些自然的考驗中,我們不乏看到諸如“範跑跑”、“魏晨國旗照”等一些令人髮指的負面事例,但是中國人看到更多的,是讓心靈為之震撼的感人篇章。即使,沉重的考驗遠未結束,但這份大風大浪,將讓所有親歷歷史的我們,變得格外堅強,愈發勇敢。只要有了這份勇氣,那份心田的微笑,必將勢如燎原。
人們總是會給很多名人冠以標籤,當這些名人用事實撕毀標識時,我們又會大喊“斯人無恥”。那位被無數人捧著的“草根歌手”魏晨,因為幾張在布達拉宮門口的照片,被無數網民唾罵。拍照本無錯,錯就錯在照片裡的他怪態百出,而背景中的國旗是半降的 —— 那時那刻,正處“全國哀悼日”。一個舉國傷痛的日子,本該莊嚴、肅穆、凝重,可魏晨的那番舉動,確實,讓人心寒。
即便事後道歉,即使媒體宣稱背後的“炒作”,所有的一切,都是對無數國人的直接傷害。基本的愛國常識,對於一個年過二十的魏晨來說,不是難題。難就難在,一個風華少年,竟對逝去的生命如此不屑,又對舉國的傷逝如此不尊,這樣一個所謂明星,在那刻,頓燒為一粒不足掛齒的灰塵。
“魏晨國旗事件”,只是一個縮影。而我們更應該思忖的,是他照片裡笑容背後的存因。微笑,本是最美的無聲語言。不論是薩摩耶的本能笑態,還是人之間友善的笑容,它所傳遞的,是內心最質樸的表裡。“笑到最後,才是最美。”相信,中國人一定是最能笑到年尾的一族。因為,我們的內心,無比強大。而魏晨在照片裡的微笑,只是數秒,就在這數秒裡,他連同自己今後的“星途”一併嘲弄了。是智、是愚,不用多想。
韓國劇集《我叫金三順》中,軒決定離開熙珍,選擇三順。那刻,熙珍問:“即便你知道,愛情的時間必然有限,當一切過去後,愛情還是會淡,會離開。就算如此,你還是要離開我,對嗎?”軒回答:“這就像人生一樣。即使每個人都知道最終要死,但還是得一天天的生活著。”
在每個人的心裡,我們都明白,一切都會過去。而終點,並不是最後的所求。災難,苦痛,蜚語,流言,這些當時看來重如磐石的事情,隔了若干年後,驀然發覺,那時的自己,是如此低估了內心的實力。
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就如同沒有蹚不過的河流。輪迴的生活軌跡裡,我們終會明白:微笑,可以依舊;而生活,還會依然。
海邊,人海邊
在喧囂的處地,我容易失落。那份恍惚,如此不定,整個人迷失在燈閃光影之中,就連感覺,都木訥了起來。
一直不會游泳,因為怕水。在衝浪池裡,一不小心,跌進深水區,整個人沉進去,生死一線,才知求生慾望的強烈。努力睜開雙眼,但水壓早已把雙耳塞滿,接近失聰。掙扎,撲騰,只有四肢笨拙地向上搖擺。幸好還有浮力,我才得以衝到水面抓住浮艇。
吐了兩口嗆到的池水,後怕似的再看水浪,覺得生命果真脆弱而速朽。
在海邊,我不會懼怕,因為只在邊緣散步。那份閒散,是清新自在的源頭。而在“人海邊”,我卻畏懼三分,紛繁的關係、雜色的情節,讓都市人永遠不知道下一秒的脈絡歸屬。太多人抱怨情理是非,也有太多人懷戀曾經歲月。當我們細唱《青花瓷》且去牢記繞音旋律時,又有多少人真正習得青花瓷藝術的核心奧秘?
因身在江西,所以深知“青花瓷”是景德鎮藝術家的心血成果。青花瓷從功能上來分一般有三類,一、青花日用瓷,二、青花仿古瓷,三、青花藝術瓷。但青花在裝飾形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