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等到走得近了,才看到前來的撐著傘的,是沈氏母女。
傅明華站在原地等了一會兒,直到沈氏母女走得近了,才微笑著喚了一聲:“大伯母。二妹妹。”
沈氏一看到傅明華,臉上的笑意就收斂了。
她想著上次謝氏進宮帶了自己的女兒,卻不帶傅明霞的事兒,又有之前傅明華牙尖嘴利。當白氏面給她難堪的情景,此時新仇舊恨湧上了心頭,看到傅明華披著的那身貂裘,沈氏心中便如同被大石堵住般,氣兒一下子就不順了。
同是傅家嫡出的姑娘。但傅明華穿的用的樣樣都比自己的女兒出挑了一層。
傅明霞身上穿著的是銀狐裘,這是白氏之前心疼孫女兒賞了她的,已經算是傅明霞大氅之中出挑的了,平日都壓箱底,捨不得穿戴,十分愛惜。
今日若不是天氣寒冷,傅明霞恐怕還捨不得穿出來的。
可此時傅明霞這身極得她愛惜的衣裳與傅明華那毛澤蓬鬆厚實的貂裘相比,又輸了一成。
更別提傅明華腳上那雙若隱若現納了千層底又以靴皮包裹住的厚實小靴了,若隱若現能見靴面以金絲拉線兒縫在鞋底裡,不仔細看倒是看不出端倪。
這樣的靴子防水保暖又結實。既不犯忌諱,不顯山不露水卻又是透出低調的奢華與富貴。
沈氏轉頭看了女兒一眼,就見傅明霞臉色微白,將一雙路上來時被水窪浸溼的粉色棉繡鞋藏到了裙底。
沈氏心中一痛,看傅明華就沒了什麼好臉色:“你倒是來得夠早的。”
傅明華看了臉色蒼白卻強忍著不肯在她面前示弱的傅明霞,眼珠微微一閃,便笑了起來:“倒是不如大伯母與二妹妹早。”
沈氏懶得跟她多說,只怪自己今日出門錯了時辰,正巧跟她碰上了,低頭便往白氏院裡走。
白氏還沒起來。屋裡隱約能聽到說話的聲音,常嬤嬤從內室出來,一臉歉疚的道:“夫人腿上寒氣聚集,倒勞大太太與大娘子二娘子多走一趟了。”
沈氏一聽白氏身體不適。眼睛都亮了,連忙便自告奮勇:“這腿疾一事兒不可輕視,每年這樣的天氣,母親總是會犯了舊疾,我也是侍候過幾年的,興許是能幫得上忙。讓二姐兒跟著抄抄佛經,也好為母親祈福,儘儘孝心。”
常嬤嬤一聽,臉上就露出幾分為難之色,退回室內,半晌之後出來,衝沈氏點了點頭,沈氏歡天喜地的便衝女兒招手,進屋裡了。
傅明華看得出來,常嬤嬤沒說話,白氏肯定是不想見她的,她關切了幾句:“腿上有寒最忌受涼,性涼的東西也該少碰……”
她說完,一旁的碧雲便掏出個打賞的荷包,挽了常嬤嬤便塞進她袖口中,傅明華道:“就有勞嬤嬤多費心了。”
常嬤嬤捏了捏荷包,看傅明華的眼神都溫和了:“大娘子可真是好孝心。”
出了白氏院子,傅明華又朝謝氏院落走。
謝氏已經病了好些天了,也不見痊癒,今日倒是稀奇,收到傳話在門口候她的安嬤嬤臉上不止不見愁容,反倒帶著幾分喜氣。
“可是母親的病好些了?”傅明華由安嬤嬤攙扶著,問了一句。
她不相信謝氏的‘病’真會好得這樣快,恐怕謝氏由始至終,便沒想過要身體‘康復’的。
果不其然,安嬤嬤搖了搖頭,難掩歡喜的小聲道:“江洲來信了。”
傅明華呆了一呆,難怪安嬤嬤會這樣歡喜。
“今日收到了江洲的來信,恐怕江洲的人此時已經在路上了,最多三五日便會到。”
江洲每年都會往洛陽長樂侯府中為謝氏送大量的東西,每年都會有人來送,只是除了傅明華出生之時,往年的江洲都是派管事前來,安嬤嬤也未見得這樣高興,傅明華笑了笑,問道:“可是哪位舅舅要來了?”
安嬤嬤一聽這話,便心肝兒肉的將傅明華摟進了懷裡:“奴婢的大娘子喲,您怎麼這樣聰明?簡直是與少夫人年少時般,一模一樣的。”
謝氏不大喜歡女兒,她身邊的人倒與她正好相反,安嬤嬤對於這小小年紀便有大家氣度的傅明華簡直越看越是滿意,認為她繼承了一個大家閨秀的禮儀規矩,更像是謝氏的女孩兒,而非傅家這群骨子裡還未脫俗氣的傅家姑娘能比的。
“正是三爺要來了。”
PS:第一更!!!
憋說話,快閉上眼睛吻我,我要將你們的月票從口袋裡神不知鬼不覺的摸出來……
第三十六章 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