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部分

公主回京的還有一位名滿天下的詩仙李太白。此時,他已經連續半月都沒有睡過好覺了,眼下極度忙碌而疲乏的他正抽出一個難得的空擋回家看看,畢竟自當日隨左衛平定李亨兵亂至今,他回府的次數還不超過三回,而且每回都是稍坐即走,心裡實在是掛念的很。

此時的皇城裡也如一片縞素的宮城一樣,看似沉靜的氣氛下湧動著難言的躁動。那些在李亨兵變中被軍士監管了數個時辰的各部,寺,監管吏只用了一兩天時間就平復了心中的驚悸,一張張看似嚴肅悲痛的臉面下,藏著的是一顆躁動不安的心。

年餘以來,現是把持朝政十餘年之久的一代權相李林甫病死,隨即,代表著外戚勢力的楊國忠彗星般崛起,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封侯拜相,再然後,東平郡王,范陽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之名悍然起兵,一路狂奔南下,兵勢如火,除河東道中部晉陽及南部晉州仍在咬牙堅守外,短短數月間,整個兩河及河南半部數千裡江山已然易主,伴隨著安祿山起兵,繼李林甫承接相位的小李相公罷相賜死。年餘之間,外有吐蕃寇邊,內有范陽叛亂,連死兩相,失地千里,這樣急劇的變化足以讓習慣了承平盛世的大唐百姓及官員目不暇接,然而,讓他們料想不到的是,這些急劇的變動竟然還僅僅只是一個前奏,隨後太子陰結太監李輔國毒害玄宗,並趁京畿道兵力抽調一空的時機悍然起兵。此次變亂之中,雖前有高力士捨身護主,後有薛龍襄及楊國忠憑藉地利率眾堅守丹鳳門,但毒入肺腑的玄宗終於還是沒能挺過這道難關含恨而死。從而為大唐年餘以來的急劇變動劃上了濃墨重彩的最後一筆。

前有兩相身死,節度叛亂而失地數千裡,後有宮廷生變,天子及太子同時失位,晚年倦政的玄宗死於宮變。開元天寶三十餘年盛世一朝終結,承平百年積攢下的矛盾一起爆發。安享百年承平的唐廷內的喊殺聲一片,而萬國來朝的長安宮城內也是刀兵四起,彷彿一夜之間,原本繁榮強盛的大唐就到了內憂外患的風雨飄搖之境。破而後立,如今“立”則未見,但“破”卻已表現的淋漓盡致。百年間由強盛而走向極盛的大唐,在經歷了這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後,進入了一個必然轉折的時代,也進入了一個空前大變動的時代。

正是有著這樣的背景,皇城的官員們才能如此迅速的從李亨兵變的驚嚇中恢復過來,近兩年來,先是韋氏家族的官員因太子“斷尾求生”而幾乎舉族覆滅,連帶著世家官員也遭到李林甫的刻意壓制,隨後李林甫身死而外戚崛起,雖然時間不長,但以小李相公及楊國忠為首的兩黨激鬥卻是風生水起,接著,還不容忙於平叛的楊國忠騰出手來對李黨乘勢追擊,就爆發了隨後的兵變。這一連串兒的變化也使得這兩年的皇城各部衙門頗有些“城頭變換大王旗”的感覺。別的且不說,單是始終處於風口浪尖的御史臺,在不到一屆兩年的任期中就因黨爭而三度更換主官,其中更有兩人是被直接賜死,所謂管中窺豹,就此即可以看出其間爭鬥的殘酷與劇烈程度。

眼下,先皇與太子同日失位,眼瞅著老相公陳希烈也要下臺,而新登基為帝的又是許多朝臣連印象都沒有的涼王李睿,從皇帝到政事堂,“老人”就只剩下了一個楊國忠,面對如此局面,朝臣安置的重新洗牌看來已是迫在眉睫,正是這樣的形勢刺激的皇城各部寺監管員們心如火燒,除了外戚一系官員心頭十足的等著加官進爵之外,其他官員莫不是心思紛亂的吃不香、睡不著,這樣的心緒反應出來,儘管他們因先皇駕崩而刻意嚴肅著臉色,卻依然使皇城上空籠罩起一片聞都聞得出來的焦躁氣息。

“放下吧!”隨著一聲暗啞的吩咐,四個壯年太監平穩無比的放下了腰輿,看了看前方碩大的皇城,下了腰輿的唐離用手使勁兒搓了搓發僵的臉,隨後挺直腰板兒,儘量用正常的步幅一步步從宮城承天門向外走去。

“大人腿上還沒全好,儘自坐著腰輿就是,要是見著您這樣,皇上,太后面前實在沒法子交代呀!”唐離剛一動步,就有一個太監快步走了上來,“大人,讓小的扶著您!”

“不用,我自己走走就是,這些時日也坐的夠久了,活動活動未嘗不是好事。”遣退了那個殷勤上前的內宦,唐離邊向前走,邊隨意回首道:“你們且回去就是。”

雖然李睿登基很倉促,但這十餘日來,一些必須要辦的事情也還是照樣得辦,這其中就包括對先皇廟號及諡號的編定,廟號“玄宗”,諡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雖然其間也有禮部官員為具體的用字爭的面紅耳赤,但結果倒是與原本的歷史一般無二,除此之外,另一件就是將新皇李睿的亡母武賢儀追贈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