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議,要求在英、法、蘇三國中任何一方遭到侵略時,其它兩方給予援助,並要求蘇聯對英法保證的五個國家給予援助。

蘇聯在答覆中提出了一些要求:締結英法蘇互助協定;援助英法保證的波蘭、羅馬尼亞、土耳其、希臘、比利時五國;波羅的海三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芬蘭)無論是遭受直接或間接侵略,均應予以援助。

對於蘇聯的這個提議,英法代表基本同意,但堅決反對把語意含糊的“間接侵略”一詞列入協定,波羅的海三國也不願意請求蘇聯援助。經過一再交涉,英法於7朋初同意在波羅的海三國遭到直接時,同蘇聯一道向它們提供援助,但仍拒絕蘇聯堅持的在這三國遭到間接侵略時也提供援助的主張。

蘇聯在這一問題上拒不退讓,毫不妥協。同時,蘇聯建議在簽訂三國互助條約的同時簽訂一項軍事協定,詳細規定三國彼此軍事援助的方式、方法和範圍。蘇聯認為,軍事協定是政治協定不可缺少的部分,政治協定沒有軍事協定來加強是毫無實效的。

而英法則相反,不同意把政治協定和軍事協定連在一起,認為只能等到互助協定簽訂後,才能談判解決軍事協定的簽訂問題。這樣,政治談判就在“間接侵略”和軍事協定這兩個問題上陷入了僵局。

為了打破談判的僵局,三國在不等政治談判結束的情況下,開始了軍事談判。三國的軍事談判從8月12日開始,到8月21日結束,經過幾天的談判,三國並沒有取得任何有實質性的進展,三國軍事談判也告失敗。談判中關鍵的分歧是當德國侵略波蘭、羅馬尼亞和法國時,蘇聯軍隊是否有權透過波蘭和羅馬尼亞領土打擊德軍。

蘇聯方面認為,由於蘇德沒有共同邊界,這境權如不解決,蘇聯就無法援助波蘭、羅馬尼和法國等國。但是波蘭和羅馬尼亞堅持拒絕蘇聯軍隊在任何情況下過境。由於這一問題不能解決,8月21日,蘇聯方代表伏羅希洛夫宣告,建議長期體會。三國軍事談判宣告失敗。

在談判過程中,蘇聯對英法等國對德國的曖昧態度,心存戒心,傾向於自保的安全政策,利用英德矛盾,同德國達成了妥協,使自身首先免遭戰禍。所以,蘇聯在與英法談判時,一直避免刺激德國,後來又民德國斷斷續續的進行接觸。此外,蘇聯在談判中提出的“間接侵略”等含糊的概念,且寸步不讓,都對談判的進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如果英法蘇三國的談判成功結成聯盟的話,勢必打亂德國的全盤計劃。因此,希特勒對英法蘇三國的談判十分擔心,想方設法的來破壞這次談判,分化對方。

在希特勒的精心設計下,德國一方面故意與英國談判,另一方面又拉攏蘇聯,與蘇聯進行談判,給三國會談蒙上了一團濃重的陰影,使英法和蘇聯互相猜疑,不信任感加重。在這種情況下,英法蘇三國根本就不可能談判出什麼來,談判失敗也就理所當然了。

在同英法兩國無法達成協定的情況下,蘇聯為了自身的安全考慮,開始謀求同德國簽訂協定。8月19日,德蘇雙方締結了經貿協定。同一天,希特勒下令德國海軍艦隊進入切斷英國海上航線的攻擊位置。

8月20日,希特勒親自給斯大林發出急電,要求最遲於8月23日讓德方代表裡賓特洛甫訪問蘇聯並談判簽訂條約。

終於,在8月21日晚上9點35分,斯大林對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的邀請電到達了柏林。

“致德國總理

阿·希特勒:

我感謝你的來信。我希望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將成為改善我們兩國關係的一個決定性的轉折點。

我們兩國人民都需要彼此間的和平關係。德國政府贊成締結一項互不侵犯條約,為在我們兩國之間消除政治方面的緊張狀態並且給實現和平與合作提供了基礎。

蘇聯政府命我通知你,他們同意馮·裡賓特洛甫先生在8月23日到達莫斯科。

約·斯大林”

斯大林的覆電是晚上10點30分轉到伯格霍夫的希特勒那裡的。11點剛過,德國廣播電臺的音樂節目突然中斷了,廣播員宣佈:“德國政府和蘇聯政府已經協議締結一項互不侵犯條約。德國外交部長將在8月23日,星期三,到莫斯科完成這項談判。”

至此,歐洲30年代末動盪不定的政治環境已逐漸明朗化。斯大林在德國、英、法以及歐洲其他中小國家不同的力量和態度之間,終於選擇同德國結盟。

22日,裡賓特洛甫持希特勒親筆簽署的全權證書,握有同蘇聯簽訂條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