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技工,報名應徵的竟達16萬人之多。

富人腦滿肥腸窮人飢腸轆轆,這個鮮明的對比,已經有人在考慮,而且覺得未來事變的陰影已經隱約可見了。有些人開始唱起了一首新學會的歌曲:“起來,飢寒交迫的奴隸……。”有人宣稱“若要我投票的話,我就投共產黨的。只有共產主義才一心以拯救文明為己任。

而共產國際也確實這樣做了。在阿拉斯加州的絕大部分地區,都能收聽到蘇聯的廣播,蘇聯人的幸福生活使美國的人渴望之極。

1932年,有一位42歲的名叫路易斯。布登茲的激進分子,率領著俄亥俄州的失業者聯盟,向哥倫布市議會大樓進軍了。他的口號是:“奪取政權,建立工農共和國。”雖然沒有成功,但這個訊號被一些特別關注美國的國家迅速的捕捉到了。

1933年3月份,在北方的阿拉斯加州,爆發了規模龐大的武裝暴動,曾一度佔領了本州的70%的地區。暴動的人佔領了各級政權機構,並宣佈建立工農共和國政權,要求阿拉斯加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獨立出美國。

而在南方,則暴發了黑人要求平等權力的運動。一時間內戰、分裂的陰影籠罩在美國。

直到1934年的1月,美國才總算把這些問題擺平。美國開始以國家共產主義來渡過經濟危機。但是經過這系列的大變,美國已經開始落在了其他國家的後面了。

由於這次危機主要是由共產主義來指導的,所以在全美上下,開始發著###的歇斯底里症。大肆蒐集黑名單,大搞非法審訊,以法西斯手段迫害民主和進步人士,紅帽子滿天飛,無數科學家、政治家、學者橫遭不白之冤。

在這種舉國一致的“###”下,最富於革命性的大學生已經接受了這樣一個信念:惟命是從受到獎賞,聽信異端必受懲罰。在得克薩斯的聖安東尼奧市,就有人建議公共圖書館把共產黨人寫的書都蓋上紅色標記。聯邦調查局特務在校園內公開進行安全調查;校董事會要求學生作效忠宣誓。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四章 第五節

1922年蘇聯成立之後,就開始著手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開始把國家從農業國向工業國過渡。

1925年12月,蘇聯開始有計劃的大規模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優先發展重工業,尤其是發展機器製造業,是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一個重要特點。由於蘇聯處於資本主義包圍之中,比先進國家落後了50年至100年,為保衛蘇聯的獨立和生存,斯大林提出要在10內趕上西方先進國家的生產水平,必須搶時間、爭速度,獨立自主地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

為了加快工業發展,斯大林認為必須採用行政手段保證高積累、多投資、低消費的方針。政府把國有企業、礦山、鐵路、銀行以及貿易部門的利潤儘量多地收繳上來,作為工業化資金;其次是徵收農業稅,擴大工農產品價格上的剪刀差,提高工業品價格,壓低農產品價格,用多收少會的辦法,從農民身上再徵收一筆超額稅;第三,透過發行公債,動員人民儲蓄,精簡國家機構等辦法把消費資金轉為建設資金。

在工業化方針的指引下,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工農業生產已超過戰前水平。1926――1927年大工業增長速度高達18%,工業中的社會主義成份已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6%。

但是,由於工農業產品的“剪刀差”過大,蘇聯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從農民身上拿走的東西太多。1927年――1939年,糧食收購價提高了20%,棉花合同訂購價提高了倍,而工業品的價格卻提高了倍。農民還要負擔較重的稅收。這種忽視農民利益的做法,極大的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造成農牧業生產長期停滯落後,嚴重阻礙了蘇聯經濟的發展。

而在集體農莊的建設中,為了追求高速度,出現了要求過急過高、強迫命令的做法,違背了列寧提出的“自願”參加,透過“示範”、“逐步”開展的原則。許多農民特別是中農,是在“被清算”和剝奪選舉權的威脅下不得已而加入集體農莊的。

在消滅富農階級的過程中,又範了階級鬥爭擴大化的錯誤,對富農分子沒有實行生活上給出路的政策,而是採取剝奪其所有財產、“掃地出門”、驅逐“出境”的政策,從而使本來不可避免的激烈的階級鬥爭更加激烈和殘酷,給農業都造成了損失,為社會增加了不安定的因素。

列寧逝世前,俄共(布)中央有三個常設的領導機構:政治局、組織局和書記處。政治局是黨中央的最高決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