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為吉勒特合夥人的希克斯則不然,他說得很漂亮,比如在斯坦利公園興建新球場,每年為俱樂部簽下三四名頂級球員等。
希克斯說話條理清晰,雖然有很多用詞不夠嚴謹。但可以看出他是個腦子很快的人。
穆爾斯先生基本是老套路,也就是講講現在的他無力再帶利物浦有更大進步。希望美國人可以完成他的心願之類。
《回聲報》是英格蘭默西賽德郡的第一大報,在足球方面,則有著利物浦隊以及埃弗頓隊第二官方媒體的美喻。
一般來講,俱樂部但凡發生重要的新聞事件之前,都會在《回聲報》散佈一些小道訊息,一來探探民眾的反應,二來也算是預熱。所以,《回聲報》也成為了諸多媒體關注利物浦隊的途徑之一。
在收購成功後的當天,安菲爾德舉行了新聞釋出會,宣佈吉勒特和希克斯正式入主利物浦俱樂部。
《回聲報》頭版照片上的這幾個人分別是吉勒特和希克斯各自的親信,他們在半年後將成為不共戴天的死敵,從而展開內鬥。
在釋出會上,吉勒特和希克斯共承諾了四點:
1每個賽季為貝尼特斯提供2000萬英鎊的轉會費。
2球票會漲價,漲價的錢將用於新球場建設。
3新球場的冠名權將被出售。
4兩個月內,新球場將開始動工。
兩年多後再看這段文字,便會發現有很大的邏輯漏洞:第1點說給貝尼特斯的2000萬英鎊轉會費,其實有一多半都是依靠出售球員獲得的。
另外,第2和第3點的實施都必須取決於第4點是否成立。
於是,最後的結果是新球場沒建成,冠名權沒出售,但球票卻漲得很離譜
2007年6月3日,利物浦建隊115年紀念日之際,利物浦的新球場計劃發生了轉折。
早在1892年,因為安菲爾德的租金問題,埃弗頓俱樂部鬧分裂,利物浦由此誕生。
現在,利物浦又因為球場問題走到了十字路口。
埃弗頓一直有想和利物浦共用球場的想法,但是利物浦死活不答應。
吉勒特和希克斯其實是很想採納埃弗頓的建議的,他們覺得這樣可以大大節省開支,在新球場建設延期前,兩位美國人還專門讓《回聲報》發了篇《利物浦與埃弗頓共用斯坦利公園球場》的文章,以試探一下球迷,主要是利物浦球迷的反應,後來看到球迷言辭激烈,還是決定把工期延長,他們找的藉口很是高明――“希望可以得到報價更高的融資方案”。
利物浦隊球迷以為美國人真是為俱樂部考慮,所以多數人還是持觀望的態度,但就在新球場停工的第二天,斯坦利公園球場出現了靈異事件。
正值夜晚11時左右,許多工人在斯坦利公園看到了一位老人的背影,他穿著利物浦上世紀50年代的訓練服,衝著新球場失望地搖頭。
不一會兒,便有人認出這位老人是已故利物浦名帥比爾…香克利,人們紛紛跑上前去,但老人緩緩地走開了,再不見蹤影。
這一事件被媒體解讀為香克利對安菲爾德老球場的留戀,他並不想球隊遷往斯坦利公園。
新球場計劃無限期延期的那段時間,利物浦隊在歐洲冠軍聯賽上高歌猛進。
貝尼特斯執教三年,兩度將利物浦帶入冠軍聯賽決賽,多少衝淡了新球場停工給球迷帶來的失落感。
到了夏季轉會窗開放時,俱樂部接連簽下了託雷斯,巴貝爾和貝納永等強援,貝尼特斯與美國老闆進入蜜月期。
可是,這段美好的時光只持續了九個月。(未完待續。)
995 美國大忽悠
貝尼特斯在2007年暑假籤來了一票球員,可是新賽季戰績一般,聯賽中不溫不火,冠軍聯賽小組賽前三輪僅積一分。
隨著阿格重傷,貝尼特斯再度向美國老闆伸手要錢買人,結果被拒絕,貝尼特斯心情不佳,便到新聞釋出會上發洩。
記者:“你覺得1月能拿到多少轉會費?”
貝尼特斯:“我只能像往常一樣訓練和指導我的球隊。”
有人又問:“你現在有引援的目標嗎?”
貝尼特斯道:“我只能像往常一樣訓練和指導我的球隊。”
還有記者問:“你的長遠規劃是什麼?”
貝尼特斯道:“我只能像往常一樣訓練和指導我的球隊。”
記者察覺到了問題:“有什麼讓你不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