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

20世紀90年代,地處哈賓市西南部的霜城市區陸續的多了幾種新的娛樂方式,舞廳、錄影廳、練歌房。

先來說舞廳:誰也記不清到底從何時起,大大小小的舞廳出現在這個北方小城裡。起初人們把進舞廳看做是一件很敏感、很隱晦的事情,哪個女人或者男人要是去舞廳被同事鄰里看見,會被扣以搞破鞋的帽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跳舞成為一種大眾的運動,慢三、快三、慢四、倫巴、恰恰,從小孩到老人,都能隨著舞曲跳起來。

這時的舞廳分為早場,上午場,下午場,黃昏場,門票各不相同,早場:2元-6元的;上午場:4-6元,下午場,黃昏場:8-10元。

有了舞廳自然而然的有了一種喜聞樂見的職業:舞女,韓寶儀的《舞女淚》唱出了多少姑娘的心聲。

中規中矩的舞廳裡,老年人較多,年輕人很少,交誼舞為主;有守法的就有擦邊的、違法的,一些所謂黑燈(即跳舞時舞廳內所有燈都熄滅)舞廳裡有大量的舞女,如果不想花錢你就只能幹看著。

你可以約美女跳舞,亮舞一半靠點歌收費;黑燈,按舞女等級分為兩種:10元每曲、20元每曲,一曲4-8分鐘。這裡的女人,風情各異,但有一個共同之處,無論是誰,只要你一個眼神,或一個手勢,她就會乖乖的跟你走,然後溫香軟玉抱滿懷,當然也就限於摸,各種摸。舞女也有出臺的,出臺的舞女出臺後可以理解為小姐。

哦,對了,貌似舞廳現在都統一叫做:夜總會,不同的叫法,看似不同的玩法,實則本質都一樣。

錄影廳:一般處於車站、文化宮、商業中心、學校周圍。它們大多改建自企業事業單位的樓房,甚至街邊的普通民房,幾十平米,能坐50-60人,基本相當於一個教室。在它周圍出現最多的商鋪有兩樣,一個大型街機廳,一個是檯球室,街機一塊錢至少五個幣,檯球最多五毛一杆。這三個消費場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便宜。打架、逃課、看電影、打檯球,幾乎每一個小縣城的男孩子都是這麼過的。

那時候大部分都是錄影帶,碟片還很少量,1997年到2000年左右,也是錄影廳最高峰的時候,每逢學生放學,基本都爆滿,用木板隔的三間隔斷間就是那時候的包間了,已經算很奢侈的了。

最有特色的算是錄象廳前面的黑板,五顏六色粉筆寫的資訊,很多冠以神功、火爆、超級的片子,古惑仔系列為必不可少的片子。每天迴圈放,分兩個場,學生基本都白天,夜場都是附近工地的工人,無業遊民。

值得一提的是,錄象廳晚場一般晚九點開始,至次日凌晨七點,也是五部左右片子的迴圈。後半夜的時候,“老闆,換片!”常常在眾人一片呼聲中老闆會拿出“大家最想看到的片子”。

練歌房:這是北方比較獨特的稱謂,其實就是現在ktv的前身,不同於現在擁有專業裝置的練歌場所,在90年代就是卡拉ok的代名詞,在室內的叫練歌房,在室外的叫開放式卡拉ok,練歌房是按包間收費的,對於這個時候的普通人來說確實算得上高消費。

而室外開放式卡拉ok是一種很靈活的經營方式,白天不管幹啥的店鋪,晚上搬出機子,在街邊隨便擺個攤,兩個話筒,幾個唱的,一群圍觀的,即使是現在,在一般小城市的街頭還保留著卡拉ok原始的形態。

四人出來時外面正是夜市最熱鬧的時候。熙熙攘攘的人群,鼎沸的嘈雜聲。

當經過小廣場時,卻走不動了,小廣場上裡裡外外圍了一二百人。廣場中央擺放著卡拉ok機,左右兩個半人高的大音箱,老闆是一對年輕的夫妻,看上去30來歲,男的負責點播歌曲,媳婦負責登記、收錢,旁邊大約有10來個排著隊等唱歌的男男女女。

此時站在螢幕前面的是一個20多歲帥氣的小夥,正在唱劉德華的《中國人》,唱的很有味道,尤其模仿的動作更是惟妙惟肖,吸引了大量行人駐足觀看。一曲過後,贏得不少掌聲,甚至還有喊著再來一首的。小夥衝觀眾們笑笑,就把麥克風還給了男老闆,轉身出了人群。

緊接著,一個40歲左右的男人走到螢幕前,接過麥克風,音樂伴奏也隨之響起,韓磊的《走四方》。愛湊熱鬧的胖子率先擠進了人群。

大叔一開唱,人呼啦走了一片。

跑調,嚴重的跑調,而且大叔本身就是一破鑼嗓子,也許他唯一選對的就是歌名,現在果然人們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