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距離拉近到100公里,然後減速到亞音速,立即各發射2枚增程型R—27,對蘇—35交叉攻擊。導彈發射後戰機再次加速到2馬赫繼續追殺蘇—35。
令俄軍高層再次震驚的是殲—11H並沒有開啟機載雷達為R—27照射目標!而是採取更隱蔽的方式發出控制指令,果然沒有驚動蘇—35。那麼中方是如何得到後者的位置資訊呢?原來姜中校知道俄方一定會憑藉機載雷達的優勢來搜尋和跟蹤我機,所以就依靠“天眼通II”的優異效能來跟蹤、鎖定對方。果然在240公里外就發現了4架蘇—35,並發現他們是以輪流開機跳頻方式在搜尋,而且2對戰機相距5千米,雙機的高差為2千米,搜尋隊形相當漂亮。他們不能暴露“天眼通”的效能,原來預測蘇—35的機載雷達的搜尋距離是190公里,發現對方雷達並未改變成跟蹤方式,於是又冒險逼近了5公里。中校進一步摸清了俄軍新雷達的極限搜尋距離小於185公里。他們分左右包抄俄方小隊。蘇—35的N011M2型相控陣雷達的掃描角不是隻有60度嗎,那麼姜中校他們在與俄戰機成65度乃至更大的角度時,仍不開雷達又靠什麼來跟蹤呢?
這裡要稍微談一點雷達的工作原理,相控陣雷達把發射的波束聚焦在一個方向時,電磁波還是有微小的部分會從邊上漏出去,術語稱之為“旁瓣”。比如黑暗中一支手電筒把一束光照向一個方向,但是在旁邊很遠的地方人們就可以發現這個手電筒,藉助的就是從旁邊散射的光線。雷達也是如此。“天眼通II”可以藉助這“漏出來”的一點電磁波就能確定雷達的位置、速度、運動方向等資訊。當殲—11H轉到蘇—35的後半球範圍時,又可以依靠蘇—35的後視雷達的旁瓣來測定輻射源的位置。因為此時已接近到100公里以內了。
卻說觀摩室中的俄軍高層看到螢幕上8道紅線向4個蘭點飛奔而去,R—27以4。5馬赫的速度追逐蘇—35,相對速度約為1公里/秒。而後者卻仍在向前“搜尋”呢。俄空軍參謀長簡直想要向羅米諾夫斯基大喝一聲了。不過少校確非泛泛之輩,他也發覺問題了,對方已不可能還在前方了,於是當機立斷命令全體以“弗羅洛夫轉法輪”的動作在空中的垂直方向以極低的速度轉了360度,機載雷達果然發現“敵機”已經轉到身後的90公里最佳攻擊位置了。4人大吃一驚,少校已無暇思考對手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又為什麼“不發射導彈”,立即命令反身展開導彈攻擊。
4架蘇—35整齊地轉了180度,然後鎖定目標、發射導彈,幾個動作一氣呵成,只化了5秒鐘。然後就以機載雷達為導彈照射目標。可惜少校不知道對方的導彈已經飛行了22公里了,這是致命的。因為如此一來,當對方的導彈擊中他們時,他們的導彈卻仍在22公里開外,還沒有到達主動跟蹤段,R—27的彈載雷達的作用距離只有18—20公里,掃描角度只有+—10度。
不過此時在少校看來,對方把速度降到了亞音速,左右各一對戰機,主機和僚機在不斷地變換位置,迫使攻擊方不斷地為仍處於被動段的導彈照射目標。可是對方為什麼既不開啟機載雷達,又“不”發射導彈呢?此時少校也把小隊分成二組,各一對對付對方的一對戰機。由於雙方是對進距離在很快接近。可是導彈的接近速度更是快得多。當羅米諾夫斯基他們發射導彈時,他們離開殲—11約90公里,8枚導彈已接近到70公里處,他們的導彈加速到4。5馬赫時,這8枚導彈已接近到66公里處,所以形成了22公里的差距。此時導彈與目標是相向而行,相對速度達1。75公里/秒,因此大約15秒後,接近到了40公里處。地面系統判蘇—35發現了導彈,於是在每架蘇—35的雷達螢幕上赫然出現了2枚迎面殺奔而來的R—27。
少校他們頓時流汗了,因為自己的導彈離對方還有62公里呢。少校命令各機立即機動飛行,導彈也準確地調整方位,看來對方是以指令來制導,R—27可不是什麼反輻射導彈。少校命令繼續對進,冒險進入導彈的主動跟蹤段。由於是迎面攻擊,導彈在20公里處啟動了彈載雷達。少校他們突然降低高度到3千米。這3千米也是有講究的,如此一來導彈變成了俯視攻擊,彈載雷達的效能要低一些。而當接近到危險距離時,少校要以眼鏡蛇動作擺脫導彈追殺,所以高度也不能再低了。
可是中方的高手比他們更狠,利用這導彈的距離差,當己方的攻擊導彈啟動彈載雷達後,立即降低高度至1千米,仍以蛇行航線逼近俄機,直到此時才開啟雷達鎖定目標。羅米